第A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3月29日 星期

忆芳华往事


赵艳丽(新乡市)

近日翻看小视频,无意中看到了多年未见的幼时玩伴及邻居芳姐,油然想起了儿时很多有趣的事情,虽已过去几十年,却依旧让我回味无穷。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快乐很简单,每个季节都有独属于它的乐趣:春暖花开的季节,随便喊上几个小伙伴,挎着篮子结伴而行到田间地头挖野菜,荠菜、马齿苋、灰灰菜 ,还有其他叫不出名字的野菜……手持小铲挖出一颗颗水灵、肥硕的马齿苋或荠菜,轻轻地抖落摘掉附在菜根部的泥土和枯叶,闭上眼睛,一篮子的田野清新气息扑鼻而来。回到家中先把它们洗干净,然后倒进开水锅里烫一下,再用盐、蒜泥简单凉拌或者炒食就是一道健康绿色、营养丰富的美味菜肴。至今,那淡淡的野菜清香仍在我的记忆里萦绕,再想去挖野菜可实属不易,如今挖野菜不单单是满足舌尖的味蕾,也是为了那已经遥远的记忆,更为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情。

农村的树多,知了声声的夏天,悦耳的蝉鸣声为夏天增添了几分特别。捉知了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拿出铁丝,找来竹竿和白色塑料袋,在竹竿上面绑上铁圈,再套上塑料袋,就做成了一个逮知了的网兜。放学后,我们高兴地拿起网兜,跑到家后面的河堤上,来到一棵树下,悄悄地举起网兜,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只大知了,近一点,再近一点,“啪”,猛地一拍,知了就掉入了网中,一只、两只……不一会儿,十几只“战利品”就能被我们收入囊中。

那时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补习班,也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更没有Wi-Fi和电脑。周末有的是时间,和小伙伴们到罢园的西瓜地里遛西瓜,被瓜农遗忘在地里的西瓜不大,用手轻轻捶一下就裂口了,咬一口,那甜丝丝的滋味一直甜到内心深处。那时家里没有冰箱,炎热的夏天总是让人汗流浃背,为了吃到透心凉的西瓜,大家经常接半桶冰凉的水,然后把西瓜泡在水里几个钟头,再拿出来吃,别提有多凉爽了。

还记得儿时的收麦季,村里小学一般都会放麦假,好让亦教亦农的老师们回家收割庄稼,也好让我们捡些遗留在地里的麦子上缴给学校作为创收,我们常常打着为学校捡麦子的旗号,趁机在广阔的田野里尽情地玩耍嬉戏。最难忘的是晚上和小伙伴们到麦场里疯玩,在麦垛上尽情蹦跳,在麦垛前后纵情奔跑,那时的快乐简简单单、无忧无虑。

秋风凉,树叶黄,在我们儿时的眼中,秋天与“萧瑟”“凄凉”等词毫无联系,它永远都是让人喜悦的收获季节,在收过秋粮的田地里,捉些蚂蚱和蛐蛐,烤着吃或者烧着吃,那是极美的野味啊。

几阵寒风刮过,树叶纷纷落下,在我的印象中,童年的冬天比现在寒冷得多,为了御寒,我们常常跳皮筋、跳大绳,若遇到下雪天,我们还堆雪人、打雪仗。那时候的农村,进入腊月就能听到热闹的擂鼓声,听到鼓声就知道年快来了。还记得母亲的一句口头禅:“大年三十年来到,闺女戴花儿放炮。”每逢此时我就憋足了劲儿,兴高采烈地跟随母亲去赶年集,在热闹非凡的集市上挑个颜色鲜艳的头花戴上,心里顿时美滋滋的。那时候,每个村子都有文艺汇演队,例如敲锣鼓、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到元宵节时各个村子的文艺队汇集在一起进行大汇演。那时候,文艺节目稀缺,前来观看的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如今年味越来越淡,无限怀念那段像电影胶片般尘封的记忆。

花不知年华,却年年芳华,人懂得珍惜年华,却留不住芳华。记忆中的旧时光,是那样魂牵梦绕,最熟悉却又最遥远,让我们一起回忆芳华往事,在回忆中重温儿时的味道吧。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