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二人抱团发展
“作为村干部,咱干好工作的关键之处在于用心、不怕苦和坚持。”师傅杜学文的一番话,让刘付虎牢记在心,这是5月11日师徒两人一起交流思想认识的缩影。作为“导师帮带制”试点乡镇,封丘县王村乡结成了15对师徒帮带对子,强村伸手帮弱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王村乡杜庄村承担着发展路和河南速轮精密制造项目,属于当之无愧的征地先进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杜学文的带领下,村里各项工作位于全乡前列。而申庄村承担着前进路东延和标准化厂房项目,但新班子刚组建不久,缺少经验思路,这是村党支部书记刘付虎的焦灼之处。
两个村子地缘相近、目标任务相似,于是,“杜申”组合应运而生,新任干部刘付虎跟着“老乡镇”杜学文,开始用脚步丈量民情,逐渐成长为乡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刚上任时确实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学文书记交代,用心为民办实事才能得民心,我很认同。”刘付虎介绍,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申庄村村干部没有歇过周末,就是要多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用苦干、实干回击质疑。
干部素来把文武双全作为奋斗目标,文能学理论、政策、经验,武能雷霆行动,敢干、实干、苦干。办公室面对面讲,征地现场手把手教,经验丰富的杜学文帮刘付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感受到了刘付虎的创新意识和闯劲,两个村子实现了理念共享,观念互通,共同发展。
据了解,王村乡作为“导师帮带制”试点乡镇,坚持聚焦精准结对,推动强村伸手帮弱村,引导老师开门带新徒。这样的“导师帮带制”抱团发展,辐射带动的价值,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记者 崔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