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5月31日 星期

王曌华 用心为烧伤患者服务

王曌华(右)仔细向患者问诊 刘志松 摄

□记者 刘志松

5月28日,安阳市滑县新区医院一间诊室内。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市二院)烧伤诊疗中心烧伤一病区主任王曌华身体前倾,目光平视,细心地为烧伤患儿检查。这不是她第一次到周边地市会诊了。

王曌华从事烧伤专业已经20多年,想起刚参加工作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2000年,医学院校毕业的王曌华到市二院烧伤科(烧伤诊疗中心的前身)报到。乍到王牌科室,她对未来既忐忑又充满了信心。开始,朋友和同事劝她,烧伤科是女人当男人干活,又脏又臭,超负荷的工作已经让多名女医师改换专业。

不干则已,干就要用心干好。王曌华说,烧伤病人大都是因为各种意外导致,具有突发性。瞬间烧伤,治疗和痊愈却很漫长。

有些严重烧伤患者,皮肤屏障遭到破坏,面临着休克、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需要持续应用大型远红外烤架照射保暖,温度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这就要求医生在烤架下进行换药治疗。一次换药下来,常常持续三四个小时。医生的换药服就如水洗一般,人也累得虚脱。

有一次,王曌华给患者大换药,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2点。换完药,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疲乏状态。此时虽然早就过了午饭时间,可她累得没有一点食欲,喝了点水就躺在值班室休息。稍微休息一下又要投入到下午工作中,这种工作状态她已习以为常。只要有大面积烧伤患者,对于管床医生来讲,整个治疗过程下来,医生瘦个一二十斤是平常的事情。

王曌华记忆中,一名男子意外烧伤,全身没有一寸正常皮肤。患者只有40多岁,是家里的顶梁柱。患者没有皮源,救回来的希望非常渺茫。作为医生多么渴望能把他救回来!大家倾尽所有力量。抗休克,抗感染,手术,每天查看病人,病案讨论,换药,会诊……连续三四十天的高强度工作,就连做梦王曌华还梦到给患者治疗。

由于这名患者病情过于严重,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患者的妻子拉住王曌华的手,哽咽地说:“王大夫,你们的努力和辛苦我都看在眼里,真的很感谢……”

虽然患者家属能够理解,但王曌华心里特别难过。一个家庭失去顶梁柱,今后会很艰难。她为自己没能把病人救回来而懊悔和失落了好一阵子。有人说没有比医生更希望自己的患者痊愈和活下来,这一刻她深有体会!

实践中,她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一中年男子不慎掉进炼油的大池里,烧伤面积占全身95%。入院第一天出现急性肾衰,无尿期持续100多天。王曌华带领烧伤科一病区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帮助病人渡过了休克关、感染关、并发症关等。病人肾功能奇迹般恢复,所有的付出和辛劳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成就感、幸福感也充斥着医务人员的心。王曌华说,感谢我们的团队,正是市二院这样一个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平台和环境,才能让这个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看着一个个危重症烧伤患者最终得以痊愈康复,她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王曌华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患者信任市二院,这个团队一定会用精湛的医术,仁心的医德来救治那些处于病痛和死亡线边缘的患者。让患者重获新生,身心健康地再次走入社会。

市二院烧伤诊疗中心主任袁福祥评价王曌华:她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患者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为人处世内敛。

王曌华从事烧伤整形专业20余年,现任河南省烧伤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常委,新乡市烧伤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优秀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带科室获得“先进科室”“新乡市青年文明号”荣誉。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