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昨天,我们以《由发生在医院的两起盗窃案说开去》探讨了发生在两所医院的两起盗窃案。因为案件涉及到医护人员和患者这样的“特殊群体”,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再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医院是看病救人的、比较特殊的公共场所,不管是医护人员的房间,还是患者的病房,大部分可以“来去自由”,比较难以管理,这样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值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警惕。
这两起盗窃案都发生在医院,但是李某的案件更具有典型性。李某犯罪有个特点,盗窃对象都是医护人员,李某的盗窃场所就是医院。
再说吴某,从报道内容推测,吴某是在看到临床患者李先生数钱后“遂心生歹意”,凌晨“向李先生的救命钱伸出黑手”。
吴某之所以能够盗窃得逞,一是因为医院这样的公共场所难以管理;二是因为患者住在公共房间,预防盗窃的难度较大。
其实,像李某那样专把盗窃地点选在医院,像吴某那样把盗窃对象“锁定”为患者,这样的案件很多,媒体对此多有报道。
不法分子为何把盗窃地点选在医院呢?
其一,医护人员的房间防护差。很多人都去过医院,因为工作原因,很多医护人员的房间是不落锁的。即便锁门,也是普通锁,犯罪嫌疑人能够轻松地打开。
其二,患者的病房“不设防”,除了极少数患者可以享受“单间”待遇,绝大多数患者住的都是“集体病房”,病房紧张时有些患者就得“睡走廊”,这就是就医现实。
其三,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防范意识不强。因为医护人员需要专心治疗患者,患者因被疾病折磨而心里难受,家属牵挂患者而思想不能集中,所以他们的防范意识有所下降。
其四,人员复杂难管理。因为医院是个特殊场所,除了医护人员和患者,还有患者家属,人员复杂,人流量大,由此增加了防盗管理工作难度。
不管是我们上述所列的原因,还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医院的防盗管理有诸多难度,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为了保护好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钱财,我们在此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一定要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时时做到提高警惕,妥善保管随身财物,尽量不要带现金,尽量避免给不法分子留有任何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