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6月2日 星期

费用一涨再涨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靠谱吗?



“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名师指导弥补分数不足”……临近高考,各种高考志愿填报广告铺天盖地,令高考学生和家长本就焦虑的神经更加紧绷。

随着多地高考改革落地,志愿填报变得更加复杂,相关服务市场也因此更趋火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费用不断提高,一对一的辅导甚至出现了数万元的高价,但从业人员水平和指导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规划专家”其实仅仅培训三四天就上岗了。

A

价格从几百元至数万元,随高考临近一涨再涨

“机构说马上就要涨价了,家长群都在讨论要不要赶紧买填报志愿软件。”北京高三家长张女士说。

2021年,更多省份实行新高考政策,合并本科批次。“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让很多家长和考生理不清头绪。例如,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本科普通批设置30个平行志愿;河北、辽宁以“专业+院校”为单位,普通类分别最多可填报96个和112个志愿。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愿意花钱得到填报志愿辅导。“每个批次可以报8个学校,每个学校又能报6个专业。选择性更大了,但也更理不清方向了,很希望能有懂的人可以咨询一下。”山西考生王敏说。

5月初,记者在北京某机构举办的高考志愿填报宣讲会上看到,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一百多位家长坐得满满的。

来听课的都是北京的高三家长。宣讲人一边进行相关内容的普及讲授,一边推销机构的填报软件。宣讲结束后,有十几位家长购买,此时的价格为600元。“本想等高考结束后看看情况再决定买不买,可是机构说那时候就要涨到近900元了。”

北京广渠门中学的一位家长表示,今年是北京实行新高考的第二年,志愿到底怎么报,大家心里都没底,“孩子班里的好多同学都买了,买了心里能踏实点。”

高考前的最后投资,对于多数家长来说都舍得。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的一位家长说:“反正几百元也不贵,买了就等于多一个信息渠道,孩子能选个好学校好专业最重要。”

艾媒咨询日前发布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通过志愿填报辅导或辅助软件获取志愿填报信息的比例为32.2%,2020年同期数据为28.2%。

目前,志愿填报软件和一对一咨询辅导是机构提供的两种最常见的服务。

填报软件价格从几百元至千元左右,广告宣称涵盖近年来千所大学的录取数据,可以精准快速筛选、智能推荐学校。

一对一咨询辅导价格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记者了解到的最贵的达39800元。服务通常包括2到3次2小时的线上或线下面谈,规划师为考生出具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方案或代为填报。“北京收费要高些,山东、河南的话6000元左右,规划师从业年限越长收费越贵。”聚铭师的客服人员说。

记者调查发现,这两种服务的价格随高考进程一涨再涨。以北京某机构的填报软件为例,3月份售价500元,4月份涨价到600元,6月16日至6月25日期间购买需700元,6月26日之后898元。该机构客服人员发来的报价信息显示,一对一咨询的起步价也比两周前涨了2000元,变成了最低18800元。

B

所谓内部数据多为“忽悠”,选择最保守方案保证成功率

在一些志愿填报软件的售卖网店,记者看到不少“数据陈旧”“更新不及时”“感觉是以前的信息”等评价。一位购买了填报软件的家长告诉记者,数据参考价值不大,“很多数据都是新高考之前的,可比数据很少,真不敢按那个走。”

据了解,填报软件依靠的大数据其实都是学校官网、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平台上的公开信息。对于有些广告宣称的“内部数据”,业内人士表示是“在忽悠”。

一家机构的从业者告诉记者,填报软件最大的功能是把各个渠道的零碎信息整合到了一起,省却了家长自己收集信息的麻烦。但是,最终的录取结果和很多因素有关,哪怕分数线相同,也会因为报考人数的不同而影响结果,而填报软件提供的只是往年的录取数据,无法提供当年的报考数据,所以只能作为参考。

至于动辄上万元的一对一咨询,“含金量”更是存疑。记者向某位“主任级”规划师咨询北京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该规划师给出的回复都是河北省2021年高考志愿如何填报。记者质疑其信息不准确,他没有正面解释,而是发过来一段某名师对新高考形势下志愿填报变化的讲解视频。

山西2020届考生家长王颖告诉记者,她去年花5000元购买了机构的志愿填报服务,但对方给的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到,而且为了保证成功率,规划师让孩子选择最保守的方案,最后的录取结果并不理想。

多位从业人员坦言,“正常填报志愿都会冒一点险,考生要冲击一下比分数高一档的学校。但我们的建议都会强调考生报一些确保能够投档的学校,以保证成功率。这样有利于最后给家长交代。”

据了解,一对一的咨询往往包括兴趣测试、性格测试、人生规划等服务。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服务含量,说白了就是增加内容、时长,便于收费。“一对一面谈其实只有几个小时,能了解孩子多少?更何况所谓的兴趣测试、性格测试也只是最基础的问答,没啥专业性可言。”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教授王极盛认为,一些机构在志愿填报辅导中加入的心理测评并不靠谱,“很多规划师应该并不是搞心理研究的,分析得也不很专业。”

C

应对机构夸大宣传、高收费进行监管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初,全国共有954家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企业,其中42%的企业成立时间不足1年。

业内人士表示,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不同于教培机构,后者需要获取由教育部门开具的办学许可证,但前者只要办理经营许可证等手续即可。

有业内人士表示,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行业尚不成熟,面对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需求,一些机构定价畸高,但是并不能真正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等专家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只有能力、水平都过硬的规划师才能提供有益指导。如果考生和家长确有需求,可以借助志愿填报机构进行填报。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一行业的规范整治,明确收费标准和监管体系,对那些夸大宣传、乱收费的机构应加强监管和查处,保障广大考生的利益。

对于考生而言,信息的权威性与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有专家表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火热侧面反映出招录信息在公开和整合等方面的不足,建议招生部门和高校进一步优化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加强信息整合,以更好地满足考生和家长的需求。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一些互联网平台已经汇总了招生政策等权威信息和解读,并免费提供智能填报志愿。专家提示,考生和家长不应过分依赖收费的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应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主动获取有针对性的招考信息,综合考虑考生的兴趣、实力,理性分析,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方面进行填报。

据新华社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