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多地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此时,食品、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尤其需要注意。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在官方微信发布文章,建议人们在洪水泛滥期间和灾后,做到不生吃水产品,食物烧熟烧透等内容。
洪灾过后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期。洪涝造成农药、化肥和其它化学药物受洪水的浸泡、冲淋和溶解,可直接污染如井水、溪水等浅表水源以及继发污染食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会导致微生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
注意饮食卫生,包括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被水浸泡后发霉的粮食;不吃淹死的家畜家禽和过了保质 期的食品;不生吃水产品;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
使用后的餐具及时清洗;不用污水清洗蔬菜、瓜果及餐具;高温季节,煮熟的饭菜放置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剩饭剩菜 一定要热透再食用;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和储存, 存放吃剩的或没有包装的食物, 要注意防鼠、防蝇;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
洪涝过后,暴发水源性疾病的风险也较高,因此确保饮用水安全也十分重要。不要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或经救灾指挥部认可的饮用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桶、缸、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
洪灾过后,自来水是否能喝?中国注册营养师、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提醒,洪水很可能会破坏当地自来水管网,污染水源,所以在洪涝期间,自来水的安全性难以保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瓶装水或生水烧开后饮用。
此外,洪涝灾害后,仍需保障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合理膳食对增强免疫力及预防传染病十分重要。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