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多个部门就近期疫情相关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派出20个工作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派出20个工作组,督导重点口岸城市排查堵塞漏洞,强化外防输入和突发疫情处置。
米锋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派出20个工作组,督导重点口岸城市排查堵塞漏洞,强化外防输入和突发疫情处置。
米锋指出,当前,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叠加暑期出行高峰,疫情扩散风险加大。一旦发现疫情,要坚决采取最严格、最彻底的应急处置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疫情。
米锋提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接种新冠疫苗,是个人最有效的防护手段。要克服侥幸心理,始终坚持做好个人防护;风险人群要主动检测、自觉报告,切实承担起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
郑州本轮疫情源头查明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生的聚集性疫情,经调查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确诊病例基因测序显示致病毒株(德尔塔变异毒株)与该院收治的1例境外输入病例高度同源,与南京的感染病例没有关联。
郭燕红指出,获悉郑州六院发生聚集性疫情以后,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马上就派出了工作组,与当地的专家一起对事件进行了联合调查。调查的结果认为,这是一起因医院感染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对确诊病例基因测序分析显示,与定点医院收治的一位境外输入的病例基因测序高度同源,也是德尔塔变异毒株。“应该说,这起感染与南京的感染没有关联。”
郭燕红表示,通过分析,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对疫情防控的形势认识不到位。对境外疫情输入持续存在风险及病毒变异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麻痹思想和松劲心态,防控意识应该说有所欠缺。第二,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管工作不到位。没有对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也没有及时排查和发现风险,并予以改进。第三,医疗机构对相关院感防控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对院感工作没有高度重视,各项防控措施没有落实、落细,导致病毒乘虚而入,引发聚集性疫情。
事关秋季开学,教育部回应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7月以来,新冠变异病毒从境外输入,在国内散发,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给今年全国学校的秋季学期开学带来不确定性。教育部将统筹部署三件大事:一是今年秋季学期工作坚持服从大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二是今年秋季开学的安排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因地制宜来保证开学有序进行;三是今年秋季学期的部署要坚持系统联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展。
“大家都很关心今年秋季开学的安排,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刘培俊说,教育部近期正在会同各省级教育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研究今年秋季开学以及防控工作。近期,教育部还将在开学前发布通知,部署今年秋季学期的工作。目前看,总体的考虑有这么三个方面:第一,今年秋季学期工作坚持服从大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第二,今年秋季开学的安排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因地制宜来保证开学有序进行。刘培俊指出,从教育系统的实际来看,大中小幼学段不同,各个省份地域不同,各个地区疫情不同,所以今年秋季开学的安排,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区域统筹,结合国家的总体疫情防控决策和当地的疫情形势和政策安排,妥善安排好开学工作。具体开学时间的安排、方式的选择,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和教育教学的安排,各地要一省一案,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因校施策,确保适应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做好开学的安排。第三,今年秋季学期的部署坚持系统联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展。
“但总体有一个考虑,鉴于目前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到了开学的时候仍然还有中高风险地区,那么开学的安排按照以前的经验和惯例,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以确保教学的开展是有序、健康和安全的。”刘培俊强调,当务之急是各地教育部门把秋季开学作为疫情防控的突出重点,提前研判、超前部署、靠前行动,要指导当地的学校按照属地的管控政策和疫情情况,做好教学开学方案、疫情防控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统筹安排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资源和技术,包括人员队伍,以及环境的清洁,还有必备的应急场所安排等,为今年秋季开学作好准备。
综合央视新闻、《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