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亮(长垣市)
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很多人离开家乡,就会怀想起家乡,那乡愁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了。想起家乡的一切,无不美,无不让人留恋。
这种乡思,早在《诗经》中就有了。《诗经》有: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清新优美的文字里带着一种淡远的乡愁。
出嫁的女子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淇水在左,泉源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当年,她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嫁到了外地。可是在她的心中,仍然有一种乡思缠绕。
她想念家乡那明净的淇水,她想念那清亮的小溪,她想念和乡人一起泛舟江上的时光。“淇水悠悠,桧楫松舟。”当年,就在那清亮的碧水之上,她驾着桧楫松木的小船,泛舟河上,河面上荡漾着她动人的笑声。美丽的面庞露出了洁白的玉齿,佩玉叮当作响,就像空谷的回声。
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美丽的乡愁。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不独是风景优美的家乡令人怀想,就是一般的家园也会让人生起不舍,家乡处于河滩区,位置偏僻,可是,有一个人,一旦出去就没有了笑脸,回到了家里则特别自在。在游子仆仆奔走的风霜中,他们怀想着家呀。那浸了异乡风尘的月色,永远是清冷的。
其实,这种乡愁的情结根深蒂固,嵌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之中,蒲地人多是明初从山西移民迁来的。战乱、水患及各种灾荒,让人们四散迁徙流离,哪里有真正固定的家园呢?
不管走到哪里,回望故乡,都带着一种儿女依偎母亲般的心理。不管何时,离开故乡,都像儿女离开母亲一样,这就是乡愁。那深沉的咏叹和佩玉的叮当之声,所以,就永远嵌在中原人的基因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