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踮起脚尖看黄河

黄河落日

王长顺(辉县市)

家乡辉县,依山傍水,北依太行,南眺黄河。

我在大山的怀抱中长大,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大山开始的。孩提时代,步出光线幽暗的屋门,是家庭的小院;迈出矮墙封闭的小院,西北东遥望,是一道曲线优美的太行山蓝色屏障。可无论我怎样踮起脚尖向南眺望,总也看不到传说中的母亲河——黄河。

在我很小的时候,心里就种下一个愿望:长大了一定要走出大山的怀抱去南边看看黄河。

机会终于来了。十四五岁的时候,远在外地当兵的堂兄,为我们家托运来一辆红旗牌自行车,邮递员将提货单送到家,我二话没说便拿着单子,从辉县县城坐公交车到新乡取车。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出远门,第一次到达一个地级城市,第一次见到了魂牵梦萦的“黄河”。

不过后来才知道,我在新乡所见到的“黄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河,它的实名叫人民胜利渠。

高中毕业后我报名参军到东北服役,由于离黄河的距离变得更远,看黄河的愿望就只能暗藏在心底。

第一次真正见到黄河,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年我由空军调入新组建的陆军航空兵,被分配在驻新乡市的陆航某部司令部担任作训参谋。借着黄河滩区实施机降训练的机会,我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心仪已久的黄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场面宏大,河面宽阔,堪称大河;但河水泛黄,水流缓慢,周边的环境也略显苍凉,与想象中激流澎湃的模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更为可喜的是,1991年初夏,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人员到部队联系省领导汛期视察黄河用机事宜。当时,我具体负责接待和直升机出动组织计划工作,得以有机会乘坐直升机空中俯瞰黄河。与近距离平面看黄河相比,空中看到的黄河,像一条金色的丝带,缠绕在北中国的大地上,境界宽阔,气象雄浑,令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我在陆航某部服役的时候,几乎每年入夏,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志都会来联系汛期用机事宜,由于合作得非常愉快,我与他们逐渐成了熟悉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写作,他们特意为我提供了一套黄河志史料,通过仔细阅读,我对黄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正像长江一样,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了沿岸的众多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从部队转业后,我被安排到新乡市农业部门工作,由于经常深入黄河滩区从事调研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实地察看黄河。令人欣喜的是,过去产量很低的黄泛区盐碱地,大都通过综合环境整治变成了高标准良田。地处黄河故道千年风沙地的延津县,更是逆袭地种出了“中国第一麦”,创造了“昔日黄河故道,今日麦海绿洲”的奇迹。

随着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沿黄地区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定会以全新的姿容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