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记者 张延) 灾后重建,环境先美。为提高人居环境,卫辉市各乡镇运用垃圾定位方式进行督查,让犄角旮旯的垃圾无处遁形,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12月12日一大早,一辆钩机开进卫辉市友谊路贺生屯小区,对这里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七八名环卫工人对小区路边的垃圾进行清除。仅仅1个小时,垃圾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居民们纷纷点赞。
现场指挥清理工作的是卫辉市贺生屯村的一名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两天前,他们接到了汲水镇人居环境检查通报,通报上的图片显示,在贺生屯小区有垃圾需要清理。通报的照片上显示出垃圾所在位置的经纬数据。
据了解,为了提高灾后卫辉市的人居环境,各乡镇的农业农村办抽调人员对辖区进行环境普查,发现环境问题后马上用手机拍摄取证,然后利用手机定位功能标清具体位置,再对辖区村委会、社区进行整改通报。
“这种办法推行后,我们汲水镇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提高。”汲水镇党委书记吴建国说,目前,卫辉市灾后重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相信三年后,美丽的卫辉将会重新呈现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