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小萌(北京市)
在家待的时间越长,人也变得越懒。不知从何时起,一日三餐,简化成两顿了。为了睡“回笼觉”,早午餐合并。你懂的。
今晨,我这样搭配早午餐,诸位看怎么样——
一小碗燕麦粥,一片面包两片奶酪,苹果、冰糖橙各一,干果一小碟:核桃、花生、南瓜子、葡萄干。
核桃,核桃,核桃,重要的话说三遍。我是郑重推荐给头发稀少的小兄弟林同学的。虽然此君青丝“日渐疏落”,但我发现,这个原本就机灵的小子,“日渐聪明”,经常“妙语连珠”,令人忍俊不禁。没听说过那句农村老话吗?“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据说,容易脱发的人士,脑力发达,“内核转速”较高,容易“机器过热”,因此“能耗”要大一些。当然,这句谚语带有明显的“自我调侃”性质。咱们的农民兄弟还是挺懂幽默的。
核桃补脑健脑,捎带着补补头发,应该是“一条龙作业”。不知小林吃没?头发密点不?下次我要去实地考察一下。
再看看我家儿子,“智库”一类的人物,天上地下、国内国外,无不知晓。经常“口若悬河”,把他妈和他媳妇崇拜得不要不要的,从而“忽略”掉他的N个缺点。但是,请注意,他是光头。虽然是剃的,隔个把月就剃一回,但俺觉得,大有“向光头靠拢”之积极。也保不齐想“掩盖”点什么。最近这家伙也开始吃核桃,据说买了不少。儿媳妇还在微信上问我:“妈,你要核桃吗?”
核桃,绝对的绿色食品,对身体大有裨益。但作用也有限。每天两三个足矣,吃多了“物极必反”。
又比如鸡蛋,全身上下都是宝。蛋黄里有丰富的卵磷脂和其他营养物,但血脂高的却怕它。在宾馆吃早餐,每每看见有人吃蛋白、扔蛋黄,我就替鸡蛋“鸣不平”。其实一天一个蛋黄,平衡膳食,对健康只有好处。
咱们不能耳朵软,今天听这国医生这么说,明天听那国医生那么说,要是全信了,来回倒腾自己,真的没法活了。
最近去一家海鲜自助餐厅吃饭。看着身边的食客们大鱼大肉大虾地来回穿梭,而我,在众目睽睽下,不紧不慢、镇静自若地吃了三个冰淇淋……碰上这样“朴素”的食客,餐厅经理一定备感欣慰。
拥有如此坚强的胃,不仅冬日敢吃冰淇淋,而且“大张旗鼓”,估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俺深知,在甜食和冷饮面前的“卑躬屈膝”,并非什么光彩事,不值得骄傲。为此我一直在反省。不过毛病有点顽固,检讨也不够深刻。当然别的食物也是吃了的,俺还是很钟爱自己的。
据报道,前些日子某地自助餐厅迎来了三位年轻女士。她们不吃别的,只吃螃蟹。结果,仨人整了几十只,还把蟹壳井井有条地码了一桌子。视频里没有见到餐厅经理,大概已“哭晕在厕所”。
螃蟹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食用价值都挺高。但属寒凉性食物,吃多了肠胃受不了,还容易引起过敏。其实一次吃两三只足矣。身体比较虚弱、属于虚寒体质的人,最好别吃。
题外话:近日英国政府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章鱼、螃蟹和龙虾等动物,是有知觉的生物。这些海洋无脊椎生物能感受疼痛、饥饿、快乐和兴奋,以及其他感觉能力的表达。因此呼吁,不要采取活煮的烹饪方式。英国政府拟将它们列入有知觉的生物,纳入新动物福利法。
这是一项令许多人理解、也令一些人不解的决策。
我举双手赞成。
世界在进步,观念在更新。
吃,要文明地吃。
吃,要健康地吃。
还要“适可而止”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