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大街上的叫卖声

在乡下,一天到晚都能听到叫卖声,使你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日用食品。

  天刚蒙蒙亮,大街上便传来了“新鲜牛奶”和“油条糖糕、蒸馍豆包”的叫卖声,为乡亲们的早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临近中午,大街上的叫卖声更是此起彼伏:一位是“生肉、面条、豆芽、菜角”和“豆腐、素肠、大葱、辣椒”;一位是“绿色食品,既鲜又嫩,润肺爽口,好吃不贵”;另一位是“海天酱油山西醋,各种好酱豆腐卤”……

  到了傍晚,大街上主要的叫卖声便成了“卖卤肉”了。就俺这村子里,竟有三四个卖卤肉的同时叫卖。还别说,每辆的肉车前都会招徕好多人,而且一买就是几十元。家庭成员共餐、亲朋好友相聚,买个卤肉,再弄几两白酒,那氛围真是其乐融融。

  记得儿时,一个和我同龄的孩子因家穷买不起卤肉,便趁着那卖卤肉的不注意,抓了一把就跑,结果被那个卖卤肉的追上,将那孩子呵斥一番把肉要了回来。还记得十多年前邻村有个卖熟肉的,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肉篮子来俺村卖肉,一阵叫卖声后,引来了不少人围观,但因为没钱,大都是一饱眼福。那时谁若真的要买,倒是允许“先尝尝”的,起码要尝尝咸淡、熟烂,仅限于“点到为止”。

  此时,大街上的叫卖声把我从回忆中拉回。看着还剩下那么多卤肉,我不禁有些不着边际地想:若把这些卤肉送给儿时那个“偷肉”孩儿多好啊!起码他能痛痛快快吃上几嘴,也不用担心有人追有人吵。

  其实,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如今奔跑在小康路上的广大村民早已是腰包鼓鼓,啥也不缺了。大街上那接连不断的叫卖声,就能证明今日乡村之村民多么富有,今日乡村之市场商品多么丰盛了!     (老年记者 陈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