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联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宋代时期,王安石在《元日》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那时过年家家户户挂新桃、换旧符的盛况。
在我们乡下,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的大门、屋门都要贴上喜庆的春联。院内、墙外、粮囤、厨房甚至鸡窝、树木、衣柜、水缸等地方,也都要贴上“衣服满柜”“清水满缸”“春色满园”“粮食满仓”,以及“出门见喜”“树木兴旺”“给您拜年”“春节吉祥”等。不仅烘托出了过年时的红红火火,更是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和谐生活的衷心祝愿,对美好、幸福的无限向往。
记得儿时,爷爷总是写春联,那时我既负责把写好的春联放在地上晾干,又负责往砚里加墨水。尽管几十年过去了,可还清晰地记得爷爷当时写过的“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和“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等春联。
我当教师时多教语文,每年放年假时总要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即利用在村里或走亲戚的机会,收集一下自己觉得有意思、有趣味的春联。那时每年开学都要收集到几十副春联,有“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青”,有“鞭炮声声辞旧岁,赞歌阵阵迎新春”,还有“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等,既陶冶了学生们的兴趣,又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
因我是教师出身,更是对春联情有独钟。那一年,我因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直接转为了公办教师,教出的孩子们也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市一中和省院校,妻子为人忠厚善良,责任田连年丰收。我就根据自家的实际编写了这么一副春联,上联是“人恩善好事不断”,下联是“家平安喜事接连”,横批——“我爱我家”。
村里有位书法爱好者,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满肚“墨水”。每当春节来临,他便忙着为乡邻写春联,很受欢迎。一般人们都是腊月二十九上午便端端正正把春联贴了出来。一时间,家家户户,喜气盈门,红底黑字,分外鲜艳。
近些年来,尽管印刷的春联比比皆是,但好多家户宁可放着现成的不贴,也要去请他人来写或自己亲写。因在村民看来,手写的春联是让人读的,有年味;印刷的春联是当画看的,太枯燥。
春节即将来临,那就让我们满怀喜悦地把象征着美好、代表着吉祥的春联贴出来吧!红红火火迎新春,开开心心过大年。 (老年记者 陈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