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丁艳冰
中医的迷人之处在于一旦钻研进去,就会发掘到无穷无尽珍贵的知识;中医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枚银针、一双素手、一味小药,皆能医病。望闻问切间,能解患者全家之烦忧。这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华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刘丽华对职业的诠释和理解。
每逢坐诊,刘丽华总会提前到岗。她知道家长为孩子看病时的迫切心情,早点去也能多为几个孩子看病。刘丽华为患儿诊病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方法,温柔亲和,耐心细致,加之手法娴熟,往往患儿还来不及哭,她已经摸清了症状。
春节前,一个小朋友用纸精心折了一只小老虎挂件,送到了刘丽华的诊室。原来,这个家在获嘉的小朋友曾患肺炎,一个月内咳嗽反复发作,孩子妈妈听说刘丽华开的中药特别有效,就专门过来找她。那天患者太多,这个小朋友排队到12点多,刘丽华直到给小朋友看完才下班。吃了几天中药后,孩子的症状明显减轻了。
“孩子说刘阿姨太辛苦了,为了给小朋友们治病,中午饭都顾不上吃,一定要亲手做一个礼物送给她。”孩子妈妈说。
针灸加中药,在治疗肺炎上,刘丽华得心应手。2017年,一名嫁到青岛的妇女给刘丽华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她神奇的中医疗法。因为她的俩孩子同时患上了肺炎,在青岛一直没治好,她毅然带着孩子回到新乡,专程到医院找刘丽华。药到病除后,这名妇女制作了一面“最美医生 医德高尚”的锦旗,带着孩子将锦旗送到了刘丽华手中。
10岁的孩子反复头痛,经点刺穴位后,走出门诊就说不疼了。反复腹泻的孩子,经捏脊、清补其他穴位,辨证治疗后,第二天止泻了。旅游路上孩子发高烧,家长焦急中致电刘丽华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后,孩子的发烧渐渐退了。斜颈的孩子,经过推拿、针灸,症状消失了。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
治愈一个孩子,就是治愈一个家庭。孩子们重获健康的笑脸,家长如释重负的开怀,是刘丽华潜心医道、刻苦钻研的动力。
刘丽华从河南中医药大学(当时为“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并没有从事中医,后因为新华医院中医儿科的“小药面儿”数次治好了自己孩子的病,她萌生了重新走回中医道路的念头。
这次,刘丽华真正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从冬病夏治、冬病冬治,到耳穴贴敷、中药灌肠、督灸等,新华医院的中医特色治疗从建院时就享有美誉。在新乡,给孩子治病到新华医院抓“小药面儿”,是许多家长的选择。
担任中医儿科主任3年后,刘丽华兼任医院中西医结合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把中医儿科发扬光大,让中西医结合方法缩短患者的病程,为患儿解除病痛,是她的要务之一。因此,刘丽华经常通过微信进行中医养生及中医育儿知识科普推广,为家长举办了多场小儿推拿妈咪课堂,到幼儿园进行中医育儿宣讲。疫情期间,自费为医院一线人员熬制防治汤药,并发美篇宣传本院抗疫工作,全心全意为宣传中医药文化而努力奋斗着。
从医多年来,刘丽华的“粉丝”众多,微信里加的患儿家长就有1000多人。每天,她都会接到许多患儿家长的微信、电话咨询,她都会耐心地为他们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今,刘丽华成为新华医院建院以来第一位中医业务副院长。对中医的重视,对中西医结合疗法的重视,让刘丽华更感受到了医院前瞻性的宏图和自己肩上的责任。无数面锦旗,无数的好评,是她用一颗炽热的心在诠释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伟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