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我国本土疫情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轻型和无症状占比超过95%
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有进展

3月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我国本土疫情发展快速,多个省份面临同时段多地发生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部分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完成临床前研究

在发布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并没有完全逃逸现有疫苗,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及多价疫苗研发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有的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正在向国家药监部门提交临床试验申报材料。

在灭活疫苗方面,我国已经开展了单价、德尔塔+奥密克戎两价,以及原型株+德尔塔+奥密克戎三价疫苗的研发,基本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并且已经进行了生产验证。重组蛋白疫苗开展了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四价疫苗的研发,正在申请境外的临床试验;腺病毒载体疫苗也已经进行了疫苗株的优化制备,正在开展临床前的研究;mRNA疫苗正在积极推进临床前的研究。此外,一些疫苗在境外推进的三期临床序贯研究过程中也得到了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力数据。

郑忠伟说,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始终处于全球的第一方阵,已经实现了5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的全覆盖。目前,我国已经有29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占全球的19%;有16款已经在境外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占全球的27%;已经有7款获得了附条件上市或者紧急使用的批准,占全球的21%;有2款已经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占全球的20%。大家特别关心的腺病毒载体吸入性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鼻喷疫苗,目前正在国外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在院重型危重型占比不到0.1%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近一周,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再次出现反弹,其中40%以上集中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3月1日到18日,我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过29000例,波及28个省份,其中吉林省累计报告超过1万例,另有4个省份累计报告超过1000例,还有10个省份累计报告在100例至1000例之间。“总体来看,我国本土疫情还处在发展阶段,多个省份面临着同时段、多地市发生奥密克戎疫情的防控局面。”他表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继续指导疫情发生地区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快速进行核酸筛查,迅速进行流调溯源,及时规范集中隔离,严格社区管控,及时进行区域协查,尽快实现社会面的“动态清零”,坚决守住疫情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透露,截至3月18日,全国在院的感染者总数为29127例。从病情来看,以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占比达到了95%以上,重型和危重型占比不到0.1%。

□热点回应

如何应对毒株重组新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最近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了一个新的毒株的出现,这个毒株是在一个病人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之后,两种毒株重组而成的新的变异毒株。目前发现报告这种毒株的主要是欧洲的几个国家,报告病例数只有几十例。从有限的数据来看,还没有观察到有显著的变化,与德尔塔、奥密克戎原来的毒株比较近似。由于发现新毒株的时间比较短,且病例数比较少,致病性、传染性以及对疫苗的逃逸能力等,尚无法做出结论。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正在对这种毒株进行密切监测。

无论是变异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还是新的变异毒株,过去两年多的防控实践证明,我国的常态化防控措施都能够有效地防控变异毒株造成的规模性流行。对于公众来说,要做好防控措施的落实。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