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新乡市202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凤泉区专场
抓好灾后重建 再造一个新凤泉

□记者 陈曙光

3月30日下午,记者从新乡市202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凤泉区专场获悉,该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18亿元,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增速四个区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6%,增速四个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增速四个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5亿元,其中税占比78.1%。

2021年7月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该区及时疏通道路、涵洞,抢修水、电、气、通信等设施设备。对临时安置点、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和农村区域开展防疫消杀和环境整治。全面深入排查水淹企业厂房、建筑工地、老旧房屋及围墙等情况,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完成麦播1.52万亩;畜禽无害化处理累计18.82万头(只),发放因灾死亡畜禽和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1207.5万元。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助企纾困,全区各类工业企业、商贸业、建筑业全部复工复产。全区5家大型商超、1家农贸市场、18家加油站、4家大型宾馆全部正常营业;发放城乡小商户帮扶救助资金305万元。其中,受灾停工的48个项目全部复工。

同时,建立灾后重建“1+19”工作体系,制订“1+8+N”灾后重建方案,指导全区灾后重建工作开展。把项目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支撑和主要抓手,积极谋划补短板、强基础、提功能的“四大提升”项目189个,总投资561亿元。深入研究国家、省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筹资5.36亿元支持灾后重建。采用BOT+EPC、股权+EPC、EPC+O、EPC+F模式,与中建七局、中铝长城建设等14家央企签订灾后重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央企优势,加快推动灾后重建。

凤泉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在项目建设方面,全区实施千万元及以上项目107个,年度完成投资50.6亿元,完成率112.4%。“签约一批”项目30个,总投资56.8亿元,完成投资11.7亿元;“开工一批”项目66个,总投资53亿元,完成投资30.9亿元;“投产一批”项目46个,总投资48.3亿元,完成投资率100%。在招商引资方面,新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193.6亿元,新引进总部经济企业70家,利用境外资金5350万美元,引进市(省)外资金33.2亿元,市(省)外资金增速、市(省)外资金目标完成率均居全市第一。

增强产业园区主载体的综合承载能力,聚焦土地、厂房等关键因素,精准推进工业土地收储、标准化厂房建设。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4个,建设“一台两器”12个。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投入资金5368.6万元,新建城市游园3处,森林乡村5个,“一村万树”绿化示范村9个。投入1.9亿元修复重建总长107.5公里的38条水毁道路,竣工29条,有力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抓好脱贫成果巩固,对纳入防返贫监测系统的307户1029人,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城镇新增就业3968人,完成目标任务198.4%。

2022年,凤泉区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稳增长、保预期,围绕“抓好灾后重建、再造一个新凤泉”的目标,重点推进“541010”工程。

建设“五大片区”。以凤凰山周边区域为重点,整合资源、整体规划,连片开发、分步实施,建设高质量的“文旅片区”;以主城区周边区域为重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高品质的“生活片区”;坚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建强动力电池和装备制造“两个专业园区”,建设高标准的“产业片区”;以凤泉湖周边区域为重点,坚持高端定位,建设集时尚消费、现代办公、高端居住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群,建设高水平的“商务片区”。以凤泉与卫辉交界区域为重点,发挥货运北站铁路专线优势,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片区”。

突出“四项措施”。突出“项目为王”,强力推进2022年谋划的243个总投资1426亿元的项目建设;突出“灾后重建”,用足用好灾后重建机遇,加快推进一批补短板、提能级的重大项目,实现经济发展的绝地反击;突出“融资创新”,用足、用活、用好“市级平台+县级资源”,引进有实力央企国企、大型投资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破解资金瓶颈和债务风险;突出“创新驱动”,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耦合,深入推进“三大改造”,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

抓好“十大专项”。抓好防洪除涝专项,确保洪水安全出城;抓好城市更新专项,建设宜居宜业新城;抓好制造业转型专项,打造标志性产业链条;抓好服务业提振专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招商引资专项,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抓好要素保障专项,形成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抓好乡村振兴专项,探索乡村振兴“凤泉模式”;抓好民生保障专项,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抓好环境改善专项,擦亮绿水青山生态底色;抓好能力作风建设专项,锻造适应发展的能力作风。

打造“十大亮点”。坚持外“联”内“畅”,实现交通枢纽“开放便捷”;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实现产业基地“焕发生机”;围绕生态资源禀赋,实现绿水青山“演绎复兴”;聚焦聚力“五大片区”建设,实现五城同建“魅力无限”;通过特色精准招引,实现总部经济“集聚洼池”;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创新体系“协调高效”;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原则,实现集聚产业“退城入园”;强化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实现主导产业“蓄势跃升”;深入推进“三大改造”,实现传统产业“涅槃重生”;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实现基层党建“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