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母亲的三句话

我看到《“学习强国”开展“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主题征文启事》的瞬间,想到了我的母亲,想到了她念叨了一辈子的三句话:“听共产党话,听毛主席话,听领导的话;好好学,好好干,做个有用的人;少说话,多干活,多行善,手脚要干净。”

从我记事儿起,就听母亲给我们兄弟俩讲这三句话。不过第一句会随着我的年龄有所变动:上学了“听共产党话,听毛主席话,听老师的话”;上班了“听共产党话,听毛主席话,听师傅的话”;当干部了“听共产党话,听毛主席话,听领导的话”,偶尔还会“时髦”地说“听共产党话,听毛主席话,听上级的话”。

母亲不识字,在她103年的人生历程中,这三句话是重复次数最多的语句。母亲不仅时常给我们兄弟俩念叨,给儿媳妇念叨,后来给她的孙子孙女念叨,还给孙媳妇念叨、给她的重孙子重孙媳妇念叨……这三句话也成了我们家几十口人耳熟能详的“老人言”。

我的母亲生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曾经颠沛流离于黄河、卫水之滨,逃荒要饭于太行、山西之域,尝尽人间苦难。然而,母亲“黄连泡心志不短”,在灾难贫困之中挣扎,33岁守寡后以微薄之力独撑门户,为双目失明多年的姥姥养老送终。我那时才12岁,清楚地记得亲戚街坊们无一不夸赞她,说母亲是天底下最孝顺的闺女!母亲拉扯我们兄弟俩成才,照看8个孙子孙女长大。

母亲是新中国成立后新乡市第一代女工,她有了工作,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母亲很要强,干活儿不怕脏、不怕累。一次干活时母亲摔断了左臂,未及痊愈就又去上班了,落下了终身残疾。母亲每月、每季、每年都荣获先进生产者,奖励她的肥皂、毛巾、手套等,家里都用不完。

母亲常说是共产党救了我们家,对党和国家自然流露出的热爱和赤诚令我们动容。2015年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66年,刚好99岁的母亲一大早就急急忙忙下楼,说:“咱也上街庆国庆!”我骑着三轮车带着母亲来到人民公园,母亲让我买了两面国旗插在车把上,兴致勃勃地说:“国庆节了,照个像吧!”在回家的路上,母亲一直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深情地回忆着她当年参加国庆典礼的往事,一遍又一遍地告诫我说:“记着,要不是毛主席、共产党,哪会有咱的今天!”

母亲一辈子辛勤劳作,为家为孩子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哥哥和我先后结婚生子,母亲为有7个孙子一个孙女而高兴,甘愿辛劳。母亲辞退了国营企业的工作,成了我们家的“保姆”,伺候嫂子和我的妻子坐月子,照看孩子,从来不说辛苦。她那双不拾闲的手,缝缝补补,洒扫洗涮,没日没夜。在昏暗的灯光下裁剪缝制、纳鞋底、套棉花、飞针走线……看到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新裤新鞋,母亲的脸上乐开了花。直到99岁,母亲还为我补袜子、缝扇子。母亲这双勤劳的双手,让我们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辛勤劳作了一生的母亲虽然清贫,但乐善好施,从不为自己积攒钱物。她待人宽厚、助人为乐、和睦邻里,别人的事儿总是挂在心上,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无论哪家亲朋邻友有人生病住院,只要她知道了,总要看望并送汤送饭。母亲女红很好,一手好活,鞋袜衣帽,样样精通,特别是老式衣服、皮袄、盘扣等。不知道为亲戚和邻居家的闺女媳妇做了多少美观的盘扣、裁剪了多少件棉袄衣裤,也不知道为小孩子做了多少小罩衣和虎头鞋、小单鞋。只要有需要,她就尽所能倾所有,一直干到99岁,干不动了方才罢休。

不识字的母亲没有读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并没有听说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她用朴实的善良之举让我们懂得了仁义礼智信的意义,明白了“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在母亲的教诲和影响下,全家人积极上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第五代人还小,第四代小字辈中有研究生、大学生,有党员、团员,有做工、有经营,还有连续三年荣获“全军优秀士兵”光荣称号的军人。

母亲帮助我们操持家务,我们安心上班工作,才有了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精力,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家被评为区级“文明家庭”。

母亲于103岁那年冬月溘然辞世,追思会上我诵读了妈妈的三句话,孩子们表示要牢记老人的教诲,世代不忘。

我的儿媳妇曾经在《家风征文》中说:“陌生的婆家早已成为我心中的港湾,全家人生活在一起,锅碗瓢盆儿交响曲日复一日,却每每演奏着不同的乐章,展现的总是融洽的温情。我的宝贝儿子初中时就已经入团,现在是大学生了,他也记住了老奶奶的话‘好好学,好好干,做个有用的人’!奶奶的三句话,就是我们家的宗旨和家训,涵养着我们的家。家中的角角落落都充满着和煦春光般的温馨,家的感觉真好,我爱我家。”

(老年记者 杨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