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小女孩成功自救为啥值得解读

□姬国庆

小女孩外出找奶奶,结果奶奶没找到,自己却迷失了方向。聪明的小女孩主动求助交警,最终被交警安全送回学校。(《平原晚报》5月25日A05版报道)

为了确保孩子更安全,家长和学校必须联手,切实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教给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自救方法。

就小女孩遭遇的这件事而言,有必要分析一下。

一方面,小女孩迷路后,她没有乱了章法,而是沿着大路寻找“穿制服的叔叔”,通过交警帮助,让自己转危为安,小女孩这样的自救方法值得肯定。

那么,小女孩为什么会专门寻找“穿制服的叔叔”呢?

新闻报道中有答案,因为父母告诉过她,遇到困难就找“穿制服的叔叔”。由此说明,其父母是重视安全教育的,也教给了小女孩一些正确处理困难和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家教同样是值得肯定的。

另一方面,小女孩为什么会迷路?家长为什么没有教给其他处理问题的自救方法呢?

我们再把事情的经过往前推,当日下午,小女孩因着急出门上学,将学生卡遗忘在了家中。小女孩返回家中取学生卡时,发现奶奶去农田干活了。

小女孩上二年级,年龄约8岁,这样年龄的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再加路途上的安全风险比较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情况,怎能独自回家取学生卡呢?

好在,小女孩求助交警成功,有惊无险。让人后怕的是,如果小女孩遇到坏人,如果遇到其他风险,后果就难以预料了。小学生上学时忘带物品的事并不少见,因为年龄小,再加上个别家长粗心大意,忘带的物品五花八门:学生卡、课本、作业本、红领巾、文具盒……

小学生忘带物品,如果不回家取,不但会影响正常上学,而且还有可能挨老师批评,所以有些小学生会选择独自回家取物品,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小女孩迷路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这样的自救方法实不足取。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家长和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上学时发现忘带物品后,应当及时给老师报告,让老师帮忙解决问题。或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家长,让家长把物品送到学校,而不是独自回家取物品。

同样道理,我们还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举一反三,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遇到其类似的问题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确保孩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