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压书石鱼

刘天文(辉县市)

回到乡下老家,我习惯在村西河边漫步。河床清瘦平缓,宽窄不一,收放自如,依着山势走向山脚之下。青色鹅卵石卧于河底,白色、紫色的石子点缀其中。此河名曰“淇河”。

我在河边散步,几只野鸭在河里戏水觅食,一样悠然,一样闲适。我弯腰拾起脚边的石头,忽觉石头润滑细腻,一眼便怦然心动,为之钟情。

石头扁平,椭圆形,边缘略薄,一掌可握。黑色的底面,中间几缕白色絮状线条缠绕。偶有几粒晶状闪光斑点不规则分布,如夜幕中悬挂的星星。从侧面一端看,上方有两处明显的凹陷小坑并列,下方一个凹陷略大,像极了比目鱼。那一段时间,我正读一本大部头小说,请它回家之后,做了一块压书石。宋人邵清甫写过一首《压书石鱼》,诗云:“凿石镌成一对鱼,风流未数玉蟾蜍。化时换上腰金袋,记取灯窗压尽书。”而我的压书石鱼则是自然之手雕饰而成,独一无二,冥冥之中有缘分加持,要比人工雕刻寓意深刻。

读书时,石鱼压住书页,至少可以腾出一只手,执笔写写画画,或者端杯品茗。读累了,摩挲把玩石鱼,清凉渗透肌肤,不由精神一振。闭上眼,感触石鱼上的纹路,似乎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剥落出人间烟火。石鱼置于案上,如老友在侧,互相陪伴,闲度光阴。石鱼出身淇河,千百年来沾染沉淀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咏叹,承载了光阴刻录的信息。

友人见此石鱼,推荐一位在石头上作画的画师,建议请那位画师于石鱼上作一幅山水画,搁置书房,可增添高雅、博远兴味。我断然拒绝。石鱼本身来自山间,修炼于河底,蕴含了山的旷达、水的清澈,由内而外就是一幅立体画,哪需笔墨油彩涂抹,掩盖本真,实在是多此一举,暴殄天物。

也有人把压书石称为“镇纸”,镇纸可以压住书页,不至于翻乱,而书中汲取到的知识,也可以压住心中的贪念、嗔怒、愚痴、狂妄等。石可镇书,书可镇心,如此说来,压书石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