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文奇
“根植泥土,麦粒才能饱满金黄;不忘出身,人生才如朝阳下的麦田一样敞亮。”面对朝阳下丰收在望的麦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余文发曾经这样感慨道。他从事耳鼻咽喉科的教学、临床及科研25年,一直把科研创新贯穿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通过科研创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为不计其数的患者解除了痛苦。
一天,一名愁容满面的母亲带着8岁的女儿来就诊,小女孩留着长发,低着头。母亲说因为同学们嘲笑女儿的耳朵,她不想上学了。余文发查看后,诊断为双耳耳廓畸形,整个耳廓上部下垂盖住外耳道口,没有耳轮、对耳轮和耳甲腔。如何将耳廓变成正常的形态?余文发查阅大量的临床资料及文献报道,结合患者家境,创新性地应用患者自身耳廓软骨让耳廓三角窝成形,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小女孩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因来院就诊的多为农民,经济条件相对差一些,余文发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通过创新方式既降低患者就诊费用,又达到治疗效果。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在山上放羊,耳廓长期溃烂痛苦不堪。因为家里条件差,一直未就诊,后来疼痛难忍才来到医院。余文发接诊后,诊断其为耳廓鳞状细胞癌,除耳垂外,耳廓及外耳道软骨处完全被侵犯,需要彻底切除。如何修复术后的缺损?余文发经过反复缜密考虑后,创新性应用保留的耳垂,对耳垂进行皮肤刨削分离,做成耳垂刨削皮瓣,修复了术后缺损,收到极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一名医生,余文发始终秉承“仁心仁术,博济惠民”的院训,一心一意为患者着想。来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气管和支气管患者大多是儿童,很多时候就诊情况十分危急,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家属也十分着急,希望马上解决。余文发每遇到这样情况,总是想方设法地为患者考虑,把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余文发会视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家属沟通,拿出最佳治疗方案,最终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术后多有各种不适,大多需要多次复查,有些患者有心理焦虑,认为复查太浪费时间、精力,还增加费用,殊不知复查可以防治鼻腔黏连、减少并发症,以达到术后效果。每例手术后,余文发总是与患者反复沟通,绝大部分患者都能理解配合,定时复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余文发申报建设成立了“新乡市鼻-鼻窦黏膜病变精准治疗工程研究中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杏林春暖,春华秋实。从一名学子到医学教授、主任医师,一路走来,余文发已成长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河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余文发除了在临床上不断创新外,还十分注重科学研究。他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先后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核心期刊16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6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3项,发明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