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拄拐时就要拄拐 听不清了要戴助听器
上了年纪,从容“服老”不丢人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因为“忌讳”拄拐,各种意外跌倒让老年人“很受伤”;明明听力下降得厉害,却不肯戴助听器。因为“不服老”,不少老年人对各种养老辅具特别排斥,不愿用、不肯用,不但影响了生活质量,有时还加速了肌体衰老。
现象1“好面子”不想拄拐杖
重阳节前夕,北京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专门主办了一场老年人“防跌倒”研讨会。在这场研讨会上,骨科专家王跃庆提出一个观点:老年人该“服老”时就得“服老”,别逞强。
随着北京气温逐渐降低,人们穿的衣物越来越厚重,老年人又将进入跌倒的高风险期。据统计,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老年人因跌致残、因跌致死。实际上,老年人跌倒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意外,如果老年人能够主动拄上拐杖,跌倒的风险就能有效降低。但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拄拐的少,不少人对拐杖还存在不小的偏见。
“拄拐的老人估计不会超过5%。”王跃庆说,不拄拐,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老年人不需要,而是老年人“好面子”“不服老”,不愿拄拐。在小区里、大街上,步履蹒跚的老人并不少见,但拄拐的老人却没几个。且不说许多老人家里压根没有拐杖,有的即使子女给备了拐杖,老人也不用。
为什么会这样?王跃庆解释说,老人一瘸一拐地走路,大家会觉得没什么,会猜测老人有可能是崴脚了。可一旦拄上了拐杖,别人就会认为这个人“真是老了”。“我们的老年人总是把拐杖当成不健康的标志。”说到这儿,王跃庆语气里透着无奈。
正因为此,老年人对拐杖很“忌讳”,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甚至到了需要拄拐的情况,也强撑着不肯拄,导致跌倒的风险增高。作为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的医务工作者,王跃庆认为,很多跌倒事件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一根拐杖来避免。他介绍,拄拐可以增强老年人步态的稳定性,有利于关节、腰腿健康,增加肢体的协调性。“拄拐至少可以减轻老年人下肢30%的负荷,对于防跌倒至关重要。”
在研讨会的圆桌对话环节,专家们特地围绕老年人“不服老”的心态展开讨论。“我很赞赏这种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但老年人也要面对现实,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决策。”王跃庆说,从医学健康角度来说,一个人从幼小到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不可抗拒的生物规律。
提醒 四种情况下要拄拐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要拄拐了呢?王跃庆说,老年人跌倒骨折有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协调性降低、心态抑郁四大主要因素。如果肌肉力量衰退、站立不稳、反应能力下降、身体协调性差,就要考虑使用拐杖了。其中,高龄独居老人尤其要注意。
“拐杖其实是幸福杖、长寿杖。”王跃庆说,拐杖可以降低跌倒的风险,帮助老人远离病痛,同时也能为家庭减少沉重的照护负担。在一些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老人不但不排斥拄拐,甚至还把拐杖当成一种“时尚单品”。社会应该通过广泛宣传,帮助老年人转变观念,不要排斥使用拐杖。
现象2“不示弱”拒戴助听器
老年人“不服老”,排斥的不仅是拐杖。有的老人觉得自己“没问题”,不肯用甚至耻于使用养老辅具,从而加重了身体的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助听器也很典型。
汪女士这些年一直为父亲的听力问题发愁。老人听力不好,却固执地不肯戴助听器,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生活。汪女士多次想和父亲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可老人总是回避。
“他从心理上接受不了,认为这是尊严问题。”汪女士说,父亲的听力问题从他60多岁那会儿就出现了。当时问题不是很严重,医生建议佩戴助听器,可父亲没同意。汪女士解释说,在父亲的观念里,戴了助听器就意味着“残疾”。而如果不戴的话,别人就看不出来。
如今,汪女士的父亲已经70多岁,一只耳朵几乎丧失听力,另外一只耳朵的听力也下降得厉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汪女士说,父亲原先是一个特别开朗、特别能社交的人,跟谁都能聊得来。“现在,他只跟熟人聊天,去医院、银行时还非要拉上我妈,自己一个人不愿去。”原来,因为听力问题,老人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沟通障碍,别人说什么,他经常听不清。这种因为听力带来的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老人的自信。可即便如此,老人依然不想戴助听器。汪女士说,父亲不想“示弱”,不想让别人看到他“有问题”。这种“不服老”的心态,让人十分无奈。
记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有听力问题的老人是被子女硬逼着才配的助听器,自己主动去配助听器的老人比较少。即便配了助听器,能够遵守医嘱坚持佩戴的也是少数。
提醒 听力中度损伤就要配助听器
隆福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国家高级助听器验配师邓学倩表示,有的老人在听力出现问题后,觉得戴助听器“越晚越好”,觉得能不戴就不戴,这其实是认知误区。当听力损伤在中度的时候,就应该把助听器配上,以保证最好的恢复效果。如果一直到听力损伤严重时才配助听器,虽然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可能已无法恢复到正常交流的水平。如果自己不好判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相信医生。到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诊断后,如果确实需要佩戴助听器了,那就尽早配,方便日常交流,提高生活质量。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