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牧野少年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1月5日 星期
家庭教育知识系列讲座之十三
博瑞智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简明解读之一


一个中心: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培养真正的人

家长和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明晰的是教育的目的。在董进宇博士十多年的家庭教育培训实践中,他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坚决反对以考高分、上大学为诱惑让家长来听课,但是家长的脑海中,你不说培养孩子上大学上名校,他就不来听你的课。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悖论:培养孩子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是必须做的。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只是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董博士强调,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高智商的人,还应该是正直、善良的人。能创造幸福和快乐人生的人,是对我们的社会有正面价值的人。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人生的责任。

两条思路

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董进宇博士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需要自觉系统的思路。不是家长不断地讲道理,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怎么做,而是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什么能把他激励起来,使他自己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能够自我探索,能够探索人与人的关系,探索社会……让他自己来选择,引导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引发他成长的动力。不厌其烦地讲道理是毫无效果的!

激发孩子主动求知: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另外一条思路是激发孩子主动求知,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要想让你的孩子学习达到理想的状态,你必须把他激发到他自己想去学习的状态,而不是你逼迫他去学习。如果他自己不想学,他断然没有办法学好,因为不符合主动学习的原理。

三个关系: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是社会的各种关系的综合作用所产生的结果。董进宇博士认为,对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分别是: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两性关系:即父母的夫妻关系,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两性关系的品质影响着孩子“精神人”的成长,父母的两性关系状态也是孩子成年后处理自己两性关系的原始模型。亲密和谐的两性关系,孩子生活在幸福快乐的环境中,可以让自身的潜能得到正常发挥。夫妻双方是两性关系的责任主体,从影响深远度上讲,两性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上称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真正奥秘所在。在良性的亲子关系状态下,父母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天性和潜能不会被压抑,不会被埋没。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扭曲的,如父母居高临下,批评打骂孩子,不问孩子感受;孩子有心里话不跟家长说,彼此互相抵触互相敌对,甚至相互仇恨,相互不信任,这样的话关系状态下,父母无论怎么努力教育,都没有办法把孩子教育好。相反,父母越是努力教育孩子,孩子出毛病的概率就越高。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在这种关系状态下才能教育好孩子。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