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

细数黄河新乡段的前世今生

12月5日,清河集村黄河滩区迁建第一批搬迁户正式搬迁,大家敲起鼓来迎接新生活
滩区人民热热闹闹搬新家

□策划 刘志松 记者 崔敬 刘萌萌 文/图

编者按

滔滔黄河水,滚滚东流去。九曲黄河孕育滋养了伟大的黄河儿女,也浇灌培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其中,就涵盖了牧野文明。黄河新乡段和牧野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此,本报对黄河新乡段的前世今生、人文物产、文化以及环境保护治理进行了采访报道。

发源于白雪皑皑的雪山,流过水草肥美、牦牛成群的青藏高原,流过黄沙漫天的沙漠、戈壁和广阔的蒙古草原,穿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从壶口瀑布飞流直下,穿过中原大地,汇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九曲黄河孕育滋养了伟大的黄河儿女,也浇灌培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其中,就涵盖了牧野文明。

滔滔黄河水,滚滚东流去。黄河流经新乡174公里,黄河水穿越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阳县、封丘县和长垣市,涉及21个乡镇504个行政村。其中,新乡段黄河滩区面积居我省之首。

□核心提示

黄河前世

新乡段曾是灾患严重的河段之一

黄河新乡段位处黄河下游上首,西与焦作市武陟县接壤,东与濮阳市濮阳县毗邻,其间有黄河一级支流天然文岩渠汇入,流域面积4558平方公里。其中,原阳至封丘河道系明清故道,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在过去的历史上,新乡区域灾患严重,是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最为频繁的河段之一。在黄河下游26次大改道中,决口地点直接发生在这一地区的就有8次。   受地势等原因影响,河道决溢迁变不绝于史籍。当洪水如雷奔电驰而下时,武陟(原属新乡)、原阳、延津、封丘4县首当其冲。据西汉以来的不完全统计,在我市区域发生决溢的年份共164年,属堤防溃决的有124次,河溢成灾的有82次,因溃堤致使下游河道变迁的有6次。灾最为严重。“男欲耕无高燥之地,女欲织无蚕桑之所,束手愁叹,坐待其毙。”就是历史河患的真实写照。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创了人民治黄的新局面,新乡段的治理与开发也创造了诸多伟绩。

黄河今生

人民治黄创造岁岁安澜的奇迹

人民治黄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新乡地区沿河人民群众与洪水进行了长期的搏斗,战胜了数次较大险情,取得了黄河不决口、不改道的重大胜利,保证了沿河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修筑堤戗压渗隔渗、放淤固堤、锥探灌浆、改造和新修河道工程……之后的时间里,黄河新乡段再次完成了众多具有标志性的治理重大事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乡河道治理采用以规划治导线为依据,按照弯曲型河道治理的微弯型整治方案,在规划治导线上又陆续修建了原阳武庄、三官庙、封丘顺河街控导工程。近年来,我市还在堤防上先后完成树木种植3.72万亩,近400万余株,完成草皮种植面积3.65万亩,建设景点10余个,使218公里的堤防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景观线”和“绿色长廊”。“十三五”期间,新乡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再次批复了堤防加固55.9公里,堤防道路172.2公里,防浪林15.7公里,至“十三五”末本期防洪工程建设结束后,新乡标准化堤防建设将宣告全部完成。

从黄河滩区搬到电梯房 滩区人民演绎新黄河故事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滩区的群众曾频受黄泛之苦。过去,黄河滩区大部分群众把多数积蓄用在了建房上,安居成为当地群众最大的企盼。如今,在原阳县、封丘县,一座座新型社区拔地而起,村民们搬进了单元房、电梯房,告别了“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日子。   2019年6月22日,封丘县李庄镇后辛庄村作为黄河滩区第二批搬迁村正式启动搬迁。村民搬新家,驻村干部、村干部带头帮忙,一件件柜子、沙发、床被抬上了“奔马车”,村民奔向了新生活,实现了易地搬迁脱贫的目标,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崭新生活。   曾经的贫苦户张新峰 ,现在居住在150平方米的房子里,小区内卫生整洁,还有四季恒温的中央空调。搬进崭新的小区,张新峰直呼:“从未想过,也不敢想能住进这样的房子。感谢党和国家,让滩区人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而在封丘县沿黄乡镇之一的曹岗乡,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黄河滩区居民搬迁规划,曹岗乡滩区搬迁被列入2017年封丘滩区搬迁工程项目,清河集、邵寨两个村的村民正在迎接新的生活。2月18日,在占地面积130余亩的邵寨安置区,这里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共建设了10栋多层住宅楼和25栋联体独院。目前10栋多层住宅楼主体工程及外墙保温、真石漆、内墙涂料已完成,室内水电安装已完成8栋。25栋联体独院主体工程及门窗、水电安装全部完成,已具备交工条件。12月5日,按照先易后难原则,清河集村采取分批搬迁,该村第一批461户、2754人敲锣打鼓顺利启动搬迁。从堤南搬至堤北,小小的搬迁,却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这里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忧黄河改道、河水上涨。从此,村民们将在联体独院里演绎新的黄河故事。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回望过往治黄史,从“害河”到“利河”,黄河真正做到了造福人民、润泽牧野。如今,我市正在把握形势、抢抓机遇,以沿黄生态带建设为载体,强化领导、加压奋进,努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乡样板,促进黄河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