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李文奇 通讯员 李玲
安全饮水,民生之要。每一滴不经意流淌的自来水背后,都有这样一群人时刻在为城市公共供水水质“把脉问诊”: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好比人体血常规检查,自来水也有它专属的“体检医生”。刘孟其作为城市供水水质检测中心技术主管,在水质检测一线工作近30年的共产党员,以严谨的态度和过硬的技术,用心把好每一项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关,守护城市千家万户用水安全。
“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
从水源地到水厂再到市民家中,自来水要经过100余项化验检测项目。水源地原水,三个制水厂的进厂、出厂水,50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都在检测职责范围。每天进行菌落总数等10余项日常检测,每月对出厂水、管网水及原水进行常规指标34项和29项检测,每半年进行消毒副产物、有机农残等常规和非常规100余项指标检测。
刘孟其将一腔热情倾注于重复、枯燥的检测工作:取样、预处理、仪器检测、数据分析……看似刻板又单调,但极具挑战和创新性。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就需要连续不停反复取样检测、对比实验。从实验用的杯子、试管、药品,到实验室的湿度、温度、操作规范、所用仪器的稳定性等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为了得到精准无误的检测数据,他可以连续十几天做同一个实验,直到对每一个实验细节,每一种意外状况产生的原因都了然于胸。并从中总结出各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环环相扣才能获取精准数据,以真实反映水质情况,指导水厂科学制水。经他之手的化验有数万次,从未出过一次差错。
疫情、汛情、春夏藻类繁盛等特殊时期,采样频次和实验数量通常会成倍增加,为确保采样样品能够及时检测,通宵实验也是常有的事,常年浸泡在实验室里,也渐渐地养成了刘孟其缄默稳重的性格。在同事眼里他是踏实靠谱的“老大哥”,是“百问不厌”的技术老骨干。
“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卓越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孟其就在厂化验室工作,凭借专业的理化知识,严谨规范的实操技能,不久便担任厂化验室主管职务,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化验实操、工艺调整和水质管理经验。
随着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近年来对数据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力验证作为判定实验室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受到政府管理部门及认证认可机构的高度重视。2015年,刘孟其被推选至公司水质检测中心,负责开展气相色谱仪检测项目。气相色谱仪属于国外进口的大型检测仪器,需要熟知理化、计算机编程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操作,加上仪器参数为全英模式,使得新乡水质检测中心气相色谱仪分析项目处于弱势。刘孟其的加入使项目的开展暗处逢灯,在李红前期开发出的气相色谱检测项目的基础上,他又陆续开发出苯、甲苯等多项有机检测项目,建立了成熟完整的检测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综合水平。他参与编写的《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为城市的供水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年底,新乡水质检测中心通过了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10项资质认定,成为河南省水质监测网实力较强的水质检测实验室。
“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
`由于仪器设备更新迭代较快,国家对水质检测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实验人员“学习”就变成一种自觉,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检测能力,才能满足对水质检测更高的要求。刘孟其作为技术主管深知技术提升和传帮带的重要性,多年来他一如既往钻研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和同事一起钻研业务、提高技艺。能力的高低,靠的是长期不厌其烦的苦练,他积极参加建设部、首创环保集团、河南省水协等单位组织的国家能力验证考核,在全国、全省城市供水水质检测质量能力验证中,屡获优异成绩,还曾多次被评为“新乡市技术能手”,还曾获得“新乡市建设委员会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建设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7年,刘孟其在新乡市水质检验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获得“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对他而言容器瓶中流动的不仅是水,分析的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生命的律动,他以一股“较真儿”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一个困难。通明的灯火,是为了创新检测方法;忙碌的周末,是为了突破技术壁垒。
“这是一个关乎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工作,需要付出精力和心血。作为一个化验员,我最大的满足感就是,让老百姓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最放心的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