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雪糕护卫”来了
“雪糕刺客”或将无法“宰客”?



刚入夏时,“去便利店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遇到雪糕刺客你怎么出招”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频现,可见目前不少雪糕的价格超过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且有时候甚至不明码标价。

高价雪糕还有了“雪糕刺客”的别称:指的是那些在冰柜里其貌不扬的雪糕,但你去付钱的时候,他们会用价格“刺你一剑”(太贵)。

不过,让消费者感到欣慰的是,“雪糕护卫”来拯救市场了。7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施行。该规定提及: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行为。社交平台上,“发现雪糕不标价可立即投诉”“7月起雪糕刺客或将无处遁形”等话题出现。

记者通过走访上海市的几家便利店发现,雪糕的价格确实没有非常明显地标示在旁边,而是在冰柜的外侧统一标示,所以消费者在结账之前不知道价格的情况是很可能发生的。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上述标价方式倒算不上欺诈消费者,因为也算明码标价了,只是明码标价的方式不是在商品的包装上面贴价签。”

赵占领分析称,目前市场上对雪糕的具体标价方式应该没有统一规定的,雪糕这种商品也有其特殊性。体积比较小加上会变软或融化,所以价签如果直接贴在雪糕包装上,可能不是很方便。所以,商家把雪糕的价格贴在冰柜的旁边或者其他地方,这也算明码标价。

雪糕高端化趋势近年来已格外明显。曾经是80后和90后童年回忆的“小布丁”“随便”等0.5元至4元的雪糕已经较难在市面上找到了,取而代之的是9元的梦龙、12元的八喜、17元的奥利奥。还有一些早年间就成为高端冰淇淋代表的品牌,例如哈根达斯等。

一位食品行业从业者透露:“冰淇淋批发价大约为零售价的70%,所以零售商卖高价的冰淇淋利润高出不少,但是销量不一定有中低端的高。”

冰淇淋行业的毛利率如何?八喜冰淇淋母公司三元股份财报显示,近几年公司冰淇淋业务的毛利率在30%左右;伊利股份冷饮业务毛利率则一直维持在40%以上。

上述食品行业从业者还表示,近年来冰淇淋行业的成本是有波动的。因为疫情原因,从原材料到供应链的成本都有所提升。但是其他零食类、冷链类食品的涨价并没有冰淇淋这么快。

而对于高价雪糕的消费群体,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价格并不敏感,但对于情感以及品牌的调性比较在意。因此,这部分人群推动了冰淇淋属性的转变,也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