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丁艳冰
2月23日,市政府举行新乡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平原示范区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平原示范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7亿元,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4亿元,增长12.0%,增速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
2022年,平原示范区抢抓郑新一体化发展机遇,全面推动中原农谷核心区建设,突出抓好“两中心三实验室”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一期)全部建成,神农种业实验室已入驻运行。聚焦种业发展,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先正达集团夏玉米研发中心建成启用;中农发、牧原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第五届高博会暨中原农谷论坛,现场签约重大项目15个。
平原示范区坚持产业布局与中原农谷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载体。以平原科教城为载体,积极对接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工商职业学院、新乡医学院等高校,总投资40亿元的河师大科技创新港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新乡工商职业学院首期主体建筑封顶。以中部冷链物流港为载体,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信基供应链产业园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1座百万吨冷库。世界500强新加坡丰树现代仓储中心一期主体已完工,英国盛润现代供应链基地即将开工建设。以先进制造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大郑北绿色智能科技园、中原文创印包产业园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加速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及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推进顺利。
聚焦民生福祉,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平原示范区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持续改善市民居住品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淮河路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平原示范区第一初级中学和凤湖小学两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校园,平原外国语学校入围“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评审,基础教育更加均衡普惠。医疗服务更有保障。与省内医院合作持续深化,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顺利封顶,全区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生态环境更为优良。南水北调支线于2022年6月23日进入商业运营期,优质甘甜的丹江水接入示范区用水管网,水源置换比率达70%,饮水安全实现质的突破。持续开展“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专项行动,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23年,平原示范区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种业硅谷”。按照《“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布局,推动中农发种业集团国家级小麦繁种基地建设,加快先正达夏玉米研发中心建成投用,推进神农种业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等开工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力争在生物育种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加快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落实“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10个,总投资8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8亿元;围绕“两高一先”主导产业,设立重点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完善政府健全的产业“投资体系”和投资决策流程;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深入开展承包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加快实施民生工程。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医;谋划与河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平原第一高级中学;高标准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等;开工建设白河路、龙凤大道2座综合加能站,助推氢能示范应用;保障公共交通稳定运营和郑新黄河大桥补贴有序开展。
加快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围绕种业关键技术创新,以种业科技的系统化、成套化、数字化,示范引领种业高质高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以万亩桃园、美景生态园优质水果,“绿盛”“由甲田”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为依托,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