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李文奇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国家培养的知识分子、共产党员,‘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让我们备受鼓舞,精神振奋。大力发展菊苣健康产业、建设和美乡村,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春寒料峭,腊梅盛开。2月22日,封丘县黄德镇辛庄村,留美博士刘延泽与慕名而来的辉县市籍返乡大学生杜千里等人热烈讨论着。
杜千里说:“刘延泽教授是国内不可多得的中医药研究人才。他主动放弃北京的舒适生活、返乡创业的精神难能可贵,让我敬佩。我非常愿意与刘教授一起,就发展菊苣健康产业,培育市场,进一步合作交流,共同助力村民致富,为促进菊苣产业振兴奉献力量。”
8年前,刘延泽主动放弃大城市舒适的工作环境,“自讨苦吃”,返乡创业,用自己的知识回报家乡。他选择菊苣等中草药在家乡的土地上种植试验。重新当农民的他,经过8年的摸爬滚打,反复试验,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食药同源的菊苣,以及深加工后的系列产品,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好产业。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刘延泽被黄德镇党委任命为辛庄村名誉党支部书记。
杜千里家住辉县市,是一名返乡大学生。他也是主动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山区,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发展家乡。他在太行山区教师岗位奋斗多年,教书育人之余,他做电商,不遗余力推销家乡的山楂系列产品。为进一步发展山楂产业,去年,他被辉县市聘为山楂产业发展第一书记。
一位是海归博士、村名誉党支部书记;一位是返乡大学生、产业振兴第一书记。同样是利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讨论中,共同的目标让两双有力的大手一次又一次紧紧握在一起。他们表示,为让农民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为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努力奋斗。
封丘县委常委、黄德镇党委书记徐晓贝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我省也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刘延泽教授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忘初心、不图名利、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非常值得敬佩。乡村振兴靠人才支撑,知识青年到农村仍然大有可为。“我们欢迎更多像刘延泽这样的有识之士返乡创业,共同建设美丽、和谐、富裕的新农村。”
与刘延泽一起种植、发展菊苣产业的封丘县黄德镇蒋西村党支部书记卢冬领说:“‘中央一号文件’让我们吃了定心丸,我们更有决心、有信心做好菊苣产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美丽乡村。”
号角催征,人勤春早。“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注入无穷活力,牧野大地呈现一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