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忆母亲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母亲走了两年多了,可在我心里,母亲却从未离去。人世间最难断的、埋得最深的,也莫过于母子之情,每每想起母亲,最甜也最痛,最美也最伤。
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与学生派出身的父亲相比,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可我们兄妹七个常说:“咱妈要是有文化,可比咱爸成就大多了。”
我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母亲的本领就是持家和教育管理子女。她把家里的啥事都料理得有条不紊:啥时候该办啥,哪顿饭要吃啥,出门要穿啥,办事要带啥,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执行者,母亲是领导,我们只管听话就是,别的心不用操。这当然也包括我爸,他在外是领导,到家是家庭成员,地道的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而且母亲考虑事情特别周全,一旦让你去执行,是不需要你多考虑多说,办就完了,因为我们即使有不同意见,最后发现还是母亲是对的,说了也白说。
母亲的另一特点是勤俭。我和四哥都是上小学一二年级,即七八岁时开始拾粪,十多岁开始割草。在那个年代,村里干这活儿的都比我俩大,同岁的伙伴都还在玩。小孩子贪玩儿不想干,大人不多说话,烧火棍和大巴掌的教育很管用。道理不能讲,只能干活,而且大人还定有任务,不干或者完不成一样等着“大刑伺候”。
家里孩子们多,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规矩就是规矩,犯了就惩罚,绝不留给下次。在家里,老少有别,位置决定道理,其他不讲。所以我们兄妹七个,无论大小都很懂规矩。
母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公平。家中无论大小都是一把尺子量,虽有偏颇,但不失大体。即便一时一事亏了谁,母亲一定会下次补齐。母亲私下给谁点实惠,也一定是兄妹中日子不如大家的。大家心知肚明,也都没有意见,知道是老人想让子女过得都好而已,绝不会偏心。
母亲最为突出的是性格刚烈,做事硬气。那些年生活困苦,父亲又长期工作在外,父亲兄妹三人,我的两个姑姑早就出嫁,家里所有重担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我们兄妹七个,大大小小吃饭都是问题,可母亲带着我们扫树叶、拣麦穗、种自留地,但凡能补贴家用的她啥都干过,从不叫苦从不说累,也不拖父亲工作的后腿。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缺吃少穿常被人看不起,可我母亲硬是把一个家撑得体体面面。她永远都是硬气做人,干净做事。
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传承,我们兄妹都秉承了母亲的性格、作风,这也给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受益匪浅。母亲还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兄妹相聚总是念念不忘,给我们的孩子则永远也讲不完。
如果我们家是一棵树,母亲一定是根;如果是一条河,母亲一定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