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和美家乡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春夏之交,不寒也不燥,便是我们的五一小长假。舒服的天儿,谁也不想放过这适合出行的机会。于是,大小城市与景点,随处都是热闹。
不愿卷入拥堵中看人流,便留在家里吹和美的风,漫赏家乡的风景。今年,我们这座两千年古县也有了属于它的旅游节,各种宣传文案着实在吸引着我。
忙碌的脚步闲适下来,才发现家乡早已不是脑海里那固定的模样。
你瞧吧,整齐划一的街道代替了原来的尘土飞扬。无论是主街道,还是小巷,都干净如一,整齐如一,再也不是我曾嗤之以鼻的“面子工程”。不然呢,家家户户门口的花朵怎会如此娇艳而硕大?没有粗壮的枝干如何能支撑起这沉甸甸的花朵?没有几年的培育哪来这般粗壮的枝干呢?谁家的“面子工程”能用几年或更久的时间来装扮。
我是有多久没有专程游走家乡的街道,才有如此深的误会。穿行于满是娇艳花朵的街道,眺望笔直街道尽头的落日,感受那云卷云舒的闲散,铅华洗尽的真实让人沉静。何时起,我们的乡邻已如此舒适、淡定。也是,双手劳作得来的改变,早已在心中作数了吧。
浏览于各处,我喜欢寻觅老者的身影,感受他们身上的安详与睿智。今日,家乡与我眼中的老者,再也不同往日。曾经的茫然、浑浊、疲惫、无助,哪里去了?那挨着墙根儿席地而坐的泥腿子状态没有了。谁家里走出的老者不是干净整洁的?都是。衣着整洁的他们还面带笑容呢,那是一种穿梭于时光之后的满足。丰衣足食,父慈子孝,几十年的风雨岁月能落脚在“和”上,还奢求什么呢。
各家大门两侧有了砖砌的水泥墩,这不就是现成的凳子吗。我轻倚墙壁于那水泥墩儿上坐了坐,假想自己是那晒着太阳,赏着花儿的老者,顺带看管眼前嬉闹的孩童,应答着他们的呼唤,提醒着他们要小心。这膝下承欢的和美,怎不让人舒心。
何止这些,那文化广场的河南坠子,是生活中的佐料吧?颐养晚年也需要不时加点糖,让平和中咂摸出更多甜,希望便更多。真是时代不一样了,长椅上安静的老者,静静地听唱,低低地哼唱,闹与静的交融中呈现出和美画卷。
老者如斯,不是最好的证明吗?何劳其他赘述。两日里的漫步乡间,带给我全新的感受。千年古县没有被历史封存,它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前进、发展、壮大。它正带领着我们的父老乡亲与时俱进。
两日来的行走,也突然让我幡然惊醒:自己的格局小了。除却平日忙碌,眼目只顾张望外面的世界,竟忽略了生我养我之地。它也是一帧好照片。武王伐纣盟誓之地,硝烟弥漫的征战已成过往,如今与这片沃土并存的尽是美好与希望。
想起两日漫步,均与同学偶遇的闲谈。“怎么样?”
“还可以,就当我们回了趟家!”老公私下跟我说:“看来咱两家的节奏是一样的。”
是的,应该一样。我于心中回应。
忙碌之余的儿女,是该于休息的缝隙,看看家的模样,触摸一下它的肌肤,重温它曾带给我们的暖......
亦想起,送婆婆回老家,门口那片盛开的花朵,也是村里孩子的爱美打卡地呢。看来,家乡的美景是无处不在了。
我想,“和美”已不只是坐落一隅的花园、一个赶集般热闹的村庄;而应是弥漫至整个同盟山下的文化精神新风尚。
恍惚间入梦,伫立于同盟山售票处。
“要买票吗?”
“听口音是获嘉人,看自家景致不用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