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路长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尚庆海(辉县市)

  小时候,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新乡的大姨家。是和母亲、小姨一起徒步去的。那时我六岁,还没有上学,去大姨家前几天,母亲就和小姨商量着哪天去,被我听到了,就闹着也要去。那时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只有两条腿。记得上次外婆去看大姨,是舅舅推着独轮小推车。外婆脚小,走不得远路。外婆坐在小推车的一边,另一边放着一个包裹。这次母亲和小姨去,两人正直壮年,推个小推车,反显累赘。

  记得去那天,天不亮就被母亲叫醒。母亲牵着我的手出门的时候,弯月斜挂西天,头顶星星几点,整个世界静得有点可怕,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倒给了我不少胆量。小姨左肩背着一个包裹,右手挎着一个大竹篮,我被母亲拖着,疾步走出村子,向着前方走去。

  我感觉被母亲拖着走了半天,都走不动了,天还没有亮,心里巴巴地盼着公鸡打鸣。其间,小姨肩上的包裹和挎着的竹篮换到了母亲的肩上和手里,我也换成了小姨拖着。后来我实在走不动了,小姨背着我走了一段,又换成母亲背我。我在母亲的背上不知不觉睡着了,等我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我们走的那条小路一个人影都没有,我迷蒙的眼睛,前瞅瞅,看不到头,后望望,也看不到头,路两边是窄窄的水沟,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我饿了,母亲把我放下来,从篮子里拿出半个馒头给我,我一边啃着馒头,一边被母亲继续拖着赶路。

  眼看着太阳慢慢一点一点移到了正头顶,还没有到大姨家。我的双腿如灌铅一般沉重,耷拉着双肩低垂着脑袋,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母亲继续拖着。而母亲和小姨一路负重前行,却没有显现出半点倦态。当终于迈进大姨的家门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好多。

  那时不仅去大姨家的路长,去外婆家的路、去赶年集的路也长。这些路长得让我犯怵,却一次也不愿落下。就像从家到田里的路,我当时就觉得好长好长,母亲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天黑了才回来。这条路,母亲天天走,天天早出晚归,从来没有听母亲说过累,也从来不曾懈怠过。平常的小风小雨也根本阻挡不了母亲的脚步,除非哪天大雨滂沱,母亲才不得已停下来。

  那时路长,情也长,至今让我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