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外套”细微之处暖人心、见文明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姬国庆

  入冬以来,我市气温持续走低。银行的门把手上,贴心地包上红绒布。客户推门出入,心中感觉暖暖的。当客户点赞时,工作人员说:这是应该的,我们年年这样做。(新乡日报视频号12月3日发布)

  小小举动,暖手暖心。冬日里气温比较低,一块用红绒布制作的“外套”包裹在冰冷的门把手上,让客户开门时感到柔软、舒适、温暖,这样的优质服务细节很暖心,同时见证了城市文明。

  现在,很多单位的门把手材料是金属的。如果在夏季,这样的门开起来对人是没有影响和感觉的。

  然而,到了冬季,气温较低,人们用手去触碰金属门把手时,就会感到很冰冷。为了免受开门时的冰冷之“凉”,有的人用身体“蹭”开门,有的人用膝盖“拱”开门,有的人用脚“踢”开门,此举不但很不便、很麻烦、很难受,而且很不雅。

  通过这段视频可以看到,这家银行将红绒布制作成“外套”包裹在金属门把手上,客户开门时握到的是柔软、舒适、暖暖的红绒布“外套”。当客户摸到门把手“外套”的那一刻,在免受冰冷之“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家银行的温馨和暖意。

  “外套”虽小,暖意绵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段视频可知,这家银行在门把手上包裹红绒布并非首次,而是“我们年年这样做。”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同样是由金属材料制作成的门把手,有些单位的门把手为什么没有包裹可以“暖手”的“外套”呢?为什么还让客户忍受开门时的冰冷之“凉”呢?

  确实如此,有目共睹,有些单位的门把手上没有包裹可以暖手的“外套”,看上去“光秃秃”的,摸上去“凉哇哇”的。在气温较低的冬季,用手开这样的门,你说凉不凉?答案不言而喻——凉得很!

  一次制作,反复使用。再说了,制作好门把手“外套”后,到了冬季让门把手“外套”及时“上岗”,到了夏季再把门把手“外套”取下来,可以反复循环使用,不但不浪费,而且使用价值极高。

  生活中,那些给我们带来感动的,有时候并不是一些大事件,而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门把手上暖手的“外套”既简单,又花不了多少钱,估计一个门把手“外套”的成本也就一碗饭的饭钱。但是它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过了门把手“外套”本身,我们不得不佩服这家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细节和细心。

  进而言之,我们希望其他单位或商家也能够像这家银行那样,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注重服务细节,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给他人的一点点温暖的汇聚,让“小细节”汇聚文明新乡“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