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赵长春(新乡市)

  当年写过一句话:读不完的书,看不完的电影。这句话,就是想极力表达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同时也爱看电影。

  喜欢看电影,不是啥好事儿,特别是在我当年的中学时代,耽误学习。那时候,没有更多的娱乐方式,一场电影的演出,会成为十里八乡的一个重大事情。早早就传出了要演电影的消息,提前预报一下。等到当天下午,放电影的车子开来,带着发电机、撑起银幕的长竹竿,那就基本确定了。那个下午,我们就坐卧不宁了,心里一直盼着老师开恩:不上晚自习,可以看电影。

  不过,老师总是这样说,努力吧,考重点!还有许多复习题还没做!上初中时,老师这样说,鼓励我们考上重点高中。上高中时,老师这样说,鼓励我们考上重点大学。所以,老师总是强调重点:现在好好努力,先不看电影。将来,好好看电影,在城里的电影院里看,可以和你的对象(不说男女朋友一词)一起看,那才叫看电影......可惜的是,说归说,我们,至少我,总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跑出去看电影,还因此被罚款、罚站、写检查......也因此,中学时我多写了不少文字。

  那时候,电影作品少,一部电影反复看,情节、台词都记熟了。上面演着,下面跟着说、喊,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也充分说明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沙漠”现象。后来,我到县城读书,总要经过电影院。入口两侧的墙上,一幅幅手工绘制的电影海报,影片名字、内容简介、主要演员......配着彩绘的主题画面,我反复看,一遍遍地展开想象。

  课余,我就瞎扯,说新上演的电影,《庐山恋》《戴手铐的旅客》《大篷车》《神秘的大佛》......诱惑其他同学也学我“所谓的方法”逃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真有同学如此,竟然成功。不过,他说我解读的情节根本不对,“你到底看没有?”弄得我脸红。我哪里看过,无非是自己的瞎编、现编,至多在与电影院一墙之隔的厕所里,听听电影而已!

  所以,我是真的喜欢看电影啊!

看电影,给了我很多收益。譬如促使我去看电影改编的原著,譬如看了那些书,我就激动地也想写。记得这样一句话:文学是文明的必需品,但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却不一定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不是工作不是义务,但是,拿起一本书,它就是一个精神上的远方,一次等待你的假期。读书,多美!

  看电影,还给了我穷逛的理由。我追着一些经典电影,看取景地。譬如《追风筝的人》,老茶馆镜头就在喀什老街。那年跑到那里,可激动。后来,又去了一次,比照镜头的角度,徘徊复徘徊。很有意思。

  看电影,觉得电影很神秘。多在九十分钟内,情节、人物、矛盾......讲述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很神奇。多年后,我家楼上拍电影时,我仔细观察,少了对拍摄电影的神秘,但留下了一份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