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盲盲吃谈谈吃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司马小萌(北京市)
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俺回北京了。
这次我带着摄影小分队行走江苏5城,共11天。
近年来我去得最多的省份,就是山东和江苏。好友如林,用北京话形容:一提溜,一大串儿。从记者编辑,到总编社长,我忙不迭地,称兄道弟,乐不可支。
照片拍得满意,美食吃得惬意。
谈到吃,先声明:俺不是吃货,是“吃盲”。自称“吃盲”,绝非谦逊,更非矫情。总结了一下“吃盲”的特点:不擅做菜,也懒得烹饪,更不懂山珍海味。这些,俺都符合。说来惭愧,我最擅长的,大概只有西红柿炒鸡蛋了。最近又种了牙,不敢吃硬的,天天跟鸡蛋羹、南瓜煲之类的摽在一起。偶尔在朋友圈跟风,覥着脸,晒一下自己做的什么什么菜。但耳边,早已传来亲们友善的窃笑声。而这次11天的江苏之行,每天吃什么都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我称之为“盲吃”。
这次我们在泰州吃的早茶相当惊艳。没料到,去靖江更是大开眼界。靖江临着浩浩荡荡的长江,各种江鲜令人眼花缭乱。听说“靖江蟹黄汤包”是“人气王”,但我最欣赏的,却是一碗简简单单的红汤面。没见里面有啥稀罕,却爽滑可口,相当好吃。网上称为“苏式红汤面”,不知是苏州的“苏”,还是江苏的“苏”,反正精华在汤里面,都归著名的淮扬菜系。
而到了泰兴,在好友陈丽的乡间新居,我们前仰后合地拔萝卜,个个夸张表演,人人回归童年,差点笑出了工伤......
最难忘的,要数在东台西溪景区吃到的肉包了。
这回到东台西溪住两天,是我的主意,这个决定太正确了。盐阜大众报社摄影大腕晨阳和西溪景区张书记积极促成此事。我还结识了东台市宣传部年轻有为的徐部长。小徐是我们摄影小分队成员韩教授的学生,在中国人民大学读过研究生,也算是我的小学弟了。
今天我们且不谈景区每天上演的室外情景剧有多震撼,也不提有名的东台鱼汤面,只说说早餐吃到的大肉包。
包子很“亲民”,叫“董哥哥大肉包”。说到“董哥哥”,不能不提一下背景:知道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吧?这是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从2006年5月开始,先后有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江苏省金坛市(金坛区)、山东省博兴县、江苏省丹阳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而江苏省东台市,就属第一批。
董哥哥大肉包,个头空前的大,肉馅空前的多,一个下去,就能肚儿歪。不知当年董哥哥的胃口有多猛,反正我们同行的“王哥哥”“刘哥哥”“陆哥哥”,吃了都喊好。我想,如果搞顺了冷链运输,销路绝对错不了......
写到这,又想起一桩事:我们到射阳县新坍镇为新农村拍照,临别时,怕大家饿了,东道主给每人送一小袋吃的,里面有村里做的豆干。
脑满肠肥的我,自然吃不下去。两天后回到北京,打开一看,嘀咕了:还能吃吗?
豆干似乎还没发粘,不能丢,不能丢!我开足火力,蒸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坦然入肚。
秦皇岛小妹宏玲曾在朋友圈宣言:“我爱每一粒米每一株植物!”本人何尝不是如此?在酒店自助早餐时,各位最好别坐在我旁边,否则,没吃得盆干碗净,我不会让你离开。
有这样一句话,曾极大震撼我的心灵。“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地球的资源早晚会用尽,如果我们不加爱惜,未来几年,全球性饥荒不是没有可能。我怕,真的怕。
出差11天,忙摄影、忙指挥;间或,训个人,掼个蛋,无忧无虑,生龙活虎。可回到家,安静下来,又开始心慌了。是新冠后遗症还是什么毛病?看来,要想没病,或者“感觉没病”,还得让自己忙起来。
上午顶着大风到园区溜达。阳光从黄叶中穿过,我记录下它们最后的灿烂......在园区冻了两个半小时,终于熬不住回屋了。其实,不就为了那么一点点清新空气,一丢丢冬日暖阳?人的要求可以很高很高,也可以不高不高。随着心情走吧,我祈祷天下太平。
温州小兄弟林宇从朋友圈看我又发议论,调皮地说:“天下太平,这要求不很高。”我反问:“你没对人类失望吗?”
这小子还活在童话里。而我,为了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仍然拖着一条瘸腿,不知疲惫地奔走在摄影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