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现金?中国人民银行出手整治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出手整治新华社发

  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现金收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拒收现金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强化现金服务基础保障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对拒收现金行为实施处罚,巩固拒收现金违法的共识,并积极推广现金服务便利化举措。

  临近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又曝光了两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并分别处罚款19万元和5万元。

  这只是因拒收人民币现金被中国人民银行出手整治的一部分单位。自201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建立整治拒收现金会商机制,依法惩处拒收现金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前,整治拒收现金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综合整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罗锐介绍,越来越多线下场景与移动支付捆绑,造成现金使用难。同时,部分经营主体收取现金的意愿下降,不愿在准备零钱、培训收银员、前往商业银行存取现金等方面增加支出。

  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综合整治,自2023年10月起,会商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整治拒收现金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拒收现金全面摸排工作。

  截至202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已完成6起拒收现金行为处罚程序,商业银行与经营主体签订“不拒收现金承诺书”75.1万份,向经营主体发放“零钱包”18.2万个。

  不少人心有疑惑:移动支付如此便捷,为何还要保障现金支付?

  对此,罗锐表示,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现金使用几乎不受环境、场景、物质条件限制,不需要银行账户、手机终端等应用基础,对老年人、农村居民等特定群体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老年人中经常使用现金的人数占比超过75%。其中,县域老年人经常使用现金人数占比为80.4%。另外,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小微商户、进城务工人员等使用现金也比较多。

  如果遇到拒收现金怎么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介绍,公众遇到拒收现金行为,可明确告知对方其行为违法,保留相关视频、音频证据,并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投诉举报。

  此外,公众还可通过城市政务热线、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捍卫自身权利。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元旦至春节是现金需求旺季。为保障现金供应,中国人民银行将组织商业银行密切关注现金需求变化情况,科学预测现金投放总量和券别需求,在旺季现金供应前提前开展现金调拨工作,从总量和结构上充分保障现金供应。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