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眼中的陈来胜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陈来胜夫妇和孙子、孙女在一起。

□记者 刘志松

  陈来胜,1956年3月出生,现任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陈来胜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一个“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建设成集体年收入30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3.3万元的“先进村”,乡村振兴的“标杆村”。陈来胜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新乡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寒冬时节,记者慕名前往东大阳堤村采访了陈来胜的妻子王培芝。

  说起陈来胜,王培芝是又生气,又心疼。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陈来胜曾经在新乡县粮食系统做管理工作。那时候的政策允许公职人员“下海”,具有超前眼光的陈来胜注册成立了一家快递公司,年利润达20多万元。放着稳赚不赔的生意不做,却回到矛盾重重、又乱又穷的村里当党支部书记,当时全家人都反对。

  让王培芝生气的是,自从丈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顾不上管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么多年,丈夫心里只有工作,几乎没有正点回过家。有时,丈夫很晚才回来,接个电话,就又出去了。

  王培芝告诉记者,当初分房子时,因为一大家子有十多口人,所以想要个大房子,按条件他们家也完全符合,但最后丈夫还是把大房子让给了别人,自己却要了个小的。

  为了工作,陈来胜常常很晚才回家。洗漱后,换了睡衣,坐到沙发上看电视,用不了几分钟陈来胜就睡着了。毕竟老夫老妻了,看丈夫舍小家为大家,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王培芝也非常心疼。

  回顾几十年的夫妻生活,王培芝表示,他们家的大事两人共同商量,小事各自做主,大多数时候都是丈夫说了算,只有一件事情丈夫听了她的建议。

  记得那一年建新村,王培芝看丈夫整天愁眉不展,就问有什么事。开始丈夫不愿说,怕她跟着操心。在她再三追问下,丈夫才告诉她,是因为工程遇到了困难,施工队停了工,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所以才发愁。王培芝听后,帮助丈夫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说既然决心干的事,就不要顾忌个别人的情面,要不惜代价,坚决按照计划完成。丈夫听了她的建议,果断调整人员,亲自解决主要问题。后来,丈夫与其他干部一起努力,多方奔走筹措资金,工程得以重新启动,并如期完工。

  看着村里由穷变富,由乱到治,虽然这么多年付出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是王培芝感到很欣慰、很值得。她说,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