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不夜天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自亮(长垣市)
元宵夜,到郜胡同赏灯,是长垣人春节的必选项。
在小城一个人生活,过年其实并不怎么热闹,除夕守岁,正月初一、初二走走亲戚,亲友们聚一聚,仅此而已。热闹的是正月十五、十六。老家小村会在正月初十唱大戏,村东的戏台搭起来,咿咿呀呀唱几天。初十晚上还有火神爷庙会,放烟花。天色刚暗,点点烟花就带着尖锐的哨音在天空炸响,随即绽放出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倒映在每个人的眼睛里。瞬间的开落,却照亮了整个童年。
到了小城后,最喜欢的就是逛灯展了。正月十五,大街上燃放完烟花以后,人群就潮水一样往南街郜胡同涌,远远就见一片灯火璀璨、火树银花。
沿着大街,中间摆放着一个个红灯笼,红灯笼玲珑剔透,还会转圈,映出一团团喜气。路两侧有各式灯展,有金龙灯,龙首摇动,似在蜿蜒飞腾。有莲花灯,一个硕大的莲花,花瓣开合,里面就有个裸体童子随之起伏。还有八戒磨豆浆灯,八戒围了石磨,一圈圈推动,石磨吱吱呀呀,下面就有一股白白的浆汁流出来。
这小巷就是郜胡同,长垣历史文化名巷。正月十五这里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家人欢欢喜喜,拥挤着、说笑着。浓浓的年味就在其中洋溢。
看完灯展,人群就走向郜家祠堂,它在巷口处,旁边就是长垣历史文化碑廊,墙上镌刻着长垣名贤咏四致八景的诗集。记得有一年春节,我骑车子逛到郜胡同,看到巷边郜家先祖的画像,一个个蟒袍玉带,端坐在椅子上,眉眼炯炯,相貌端庄,一霎时我看到了一个家族灿烂的历史,看到了一座小城厚重的底蕴,也增加了敬畏。
走进祠堂,一楼是郜氏先祖的牌位。大殿里烛烟袅袅,青烟缭绕。二楼陈列的是郜家先祖传略。后来查看资料才知,郜家是一个辉煌的家族。据《长垣县志》和郜氏家谱载,长垣郜氏明初从山西长治迁至长垣,先祖郜果仰慕蘧伯玉君子之风,就在孟岗伯玉村旁边定居,并自号仰蘧。自此之后,这个崇尚诗书之族日益兴盛。经历数代繁衍,为长垣留下了郜家祠堂、郜氏牌坊、郜坑等文化遗迹。《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载:明清两代上榜郜氏共有8人,长垣郜氏就占据4席,他们分别是明嘉靖四十一年进士郜永春、明崇祯十三年进士郜献珂、清顺治四年进士郜炳元、郜焕元。郜氏家族创造了历史上“七世居朝官”“三代四进士”“一科双进士”的家族从政奇迹。
站在二楼阳台,看小城人如潮涌,灯展闪耀,真有恍然如梦之感,不知今夕何夕。
而今,灯展办得更大了,移到了郜永春历史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长垣城南万商城附近。纪念馆建有大殿、东西侧殿,石雕二十四孝、八仙人物、十二生肖,栩栩如生。小桥流水,楼台亭阁,鳞次栉比,还有长垣历史人文的刻石,彰显着长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晚上过去,灯火熠耀,真个是玉宇琼楼、火树银花。游走其中,让人想起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在这喧闹之中,让人看到了小城的厚重底蕴,浓浓的年味,还有对生活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