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

落实“项目为王”主基调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者 申长明

  3月6日上午,在2023年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延津县专场上,延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巩红敏介绍了延津县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用详实的数据展现了当地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方面的辉煌成绩,并简要介绍了2024年延津县的整体工作谋划情况。

  刚刚过去的2023年,延津县落实“项目为王”主基调、锚定“城区+开发区+中原农谷”主战场,全力以赴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6.3亿元,增长5.1%居八县(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居八县(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居八县(市)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87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5亿元,增长10.6%。

  坚持项目为王,发展底蕴进一步夯实。全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22个,到位资金7.31亿元,争取城镇保障安居工程等行业切块项目资金11.19亿元。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山西晋能装备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延津。

  坚持改革创新,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全面落地,获批2023年全市唯一的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循环再生工业园区。化工园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D级安全风险等级园区。延津县开发区管委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新乡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先进集体。国有平台公司改革成效明显,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坚持完善功能,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新建3号路、8号路等7条新区道路,完成7个路口渠化改造和迎宾大道升级改造,城市路网更畅通、群众出行更便捷。实施祥安社区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全年新增房地产投资6.96亿元,同比增长52.5%,销售面积19.93万㎡。孔潭村整村搬迁进展顺利,小潭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新改建供热管网11.6公里。修护城区雨水管网,8条路段雨水管网清淤19.8公里。

  坚持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进一步巩固。有效应对“连阴雨”不利影响,全年粮食总产达15.5亿斤。深入推进中原农谷东区建设,建成30万亩高标准农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3年度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先进集体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集体。良种繁育基地稳定在30万亩以上。帝益麦种业刷新了中国小麦单品种销售记录和价格转让纪录。现代农业亮点纷呈。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经验被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十大典型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延津县第二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及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主体完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县人民医院全面恢复为政府全资公立医院。“两癌”“两筛”民生实事工作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稳居全市第一。教育条件持续改善。整合撤并农村教学点33个。省、市级示范幼儿园达13所。新职专、民生路小学、职教新城幼儿园等项目基本建成。

  坚持安全为重,发展基础进一步稳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土壤环境质量和河流断面水质保持总体稳定。高质量开展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完成造林2640亩,建成森林乡村22个、森林乡村示范村4个、花园式庭院39个。

  2024年,延津县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市委“两大跨越”目标,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两大主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