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老年人失眠别乱用药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近年来,失眠的人群越来越多,尤其是“80后、90后”的老人们,晚上很难安眠。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头痛与失眠亚专科谭丽艳副主任医师介绍,门诊中经常遇到家属要求给家里老人开具“安定类”药物的情况,但是从反馈情况来看,有的老人一吃药就腿软无力、头晕不稳;有的老人吃好几片也不好用,依然能折腾一晚上不睡。再加上老人本身就有多种慢性病、吃多种药,真的让做儿女的十分犯难。那么,老年人的失眠,药物应该怎么选?怎么用呢?谭丽艳副主任医师进行了详细解答。
找对失眠的病因是根本
谭丽艳医生介绍,失眠药物在使用前首先应该找到睡眠障碍的原因,如老年痴呆症的治疗首先是加上改善痴呆用药,延缓痴呆进程,从而改善夜间躁动等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应避免使用兴奋剂,如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等会干扰睡眠,应限制这些物质的使用,尤其是在晚上。服用的药物也应做好管理,一些药物会导致失眠,如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症状的多奈哌齐,也会导致失眠。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在生活方面,保持规律的吃饭、起床和睡觉时间;鼓励体育锻炼,散步和其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晚上更好睡眠;限制白天睡眠,白天尤其是下午尽量不要打盹;在晚上营造一个平和的氛围,通过大声朗读或播放舒缓的音乐来帮助患者放松,舒适的卧室温度可以帮助痴呆患者睡个好觉。平时保持适当的光照,有规律的日光照射可以解决昼夜颠倒的问题,白天照明增加4倍痴呆症状明显缓解。
家属的陪伴也是对抗老人失眠的“良药”
谭丽艳医生介绍,老年人是失眠的高发人群,老年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和深度睡眠减少。很多慢性疾病都与失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创伤后应激、退休综合征、社会隔离、较少参与社区活动等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也会引起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导致他们睡着了很容易被周围的声音或噩梦惊醒,醒来后很难再入睡。所以,除了相应的对症治疗,家属的陪伴和关心也是对抗失眠的良药。
失眠和抑郁往往相伴而来,据调查,近半数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躯体疾病,其中25%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情绪障碍发病率占12%到25%,60岁到65岁的情感障碍患者中,焦虑、心境恶劣、抑郁是常见症状。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的关爱是最好的良药。作为患者的子女,应该多关心老人、陪伴老人,理解和包容老人的行为及情绪。平时可以带老人多学习新知识,接触新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投身到晚年生活中。当老人出现情绪低落、神情落寞、行为迟缓等现象时,要及时专科就诊,积极干预。
据《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