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杨承汉坚持54年资助患者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姬国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键时刻的50元钱也能见证人间真情。行医54年身上随时带着现金的小习惯能为一些患者解除燃眉之急,尽管对医生来说是件小事,对于患者来说,值得记挂8年之久。(《平原晚报》3月20日A04版报道)杨承汉作为一位医生,不但用自己的仁术救治了患者的疾病,而且用自己的仁心帮助解除了患者的燃眉之急。为需要帮助的患者排忧解难,这种行为令人敬佩不已。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50元钱只是一笔“小钱”。然而,对于滑县的郭女士来说,如果当时没有这50元钱,她和孙女就无法坐车回家。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再有本事的人,如果身上缺钱,也是很难办成事的。
以前,笔者也有过缺钱的经历,在举目无亲的地方,因为身上缺钱,不但心里感到难受、无助,而且无法办事,所以笔者非常理解郭女士当时的心情。
当郭女士束手无策时,非亲非故的杨承汉随即从口袋里拿出50元钱,让郭女士买到了回家的车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杨承汉不只是帮助过郭女士,他资助患者的钱从1970年的几毛钱、几块钱,到现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班前往口袋里放现金的习惯”,他一直坚持了54年。其间,帮助过多少人,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杨承汉慷慨解囊资助患者,这样的仁心不同于平时资助普通人。众所周知,患者生病后本身就比较痛苦,如果遇到缺钱的问题,“痛感”相应地就会大大增加。
从某种意义上讲,杨承汉与患者素昧平生,他慷慨解囊资助患者这样一个看似“寻常”的举动,对于患者而言却是雪中送炭的“救命钱”。杨承汉帮助患者解决的不只是实际问题,起到的作用有时候不亚于治病救人本身。
在杨承汉54年的行医生涯中,杨承汉始终保持着“上班前往口袋里放现金的习惯”,力所能及地关心关爱患者,不愧是令人敬佩的“新乡好医生”。
其实,不止是我们报道的杨承汉医生,在新乡的医疗战线上,还有王医生、张医生、李医生、刘医生......还有很多仁心仁术的“新乡好医生”,除了做好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还坚持默默无闻地关心关爱患者,帮助患者解决病痛之外的一些实际困难,同样值得为之点赞。
不管是哪位医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仁心仁术关心关爱患者,释放的都是“医疗正能量”,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与感动,我们乐于见到更多“杨承汉式”关心关爱患者的仁心仁术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