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花的白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芭蕉雨声(新乡市)
老树着新花,花白如雪。棠梨树长在寺庙里,沉静与肃穆相互成全。每朵花的思想都变得单纯,神像前的蒲墩也不再枯索。
东宁寺这棵古老的大树,我是慕名前来拜望的。见过一次就惦记上了,单等它开花。
钻进树下一个简易小棚,给“棠爷”磕罢头我便出来看花。前趋后退,细细端详,上台阶换角度全方位打量。是个好树,新乡市区我只见过一棵这么大的棠梨树,据说人民公园还有一棵。树冠撑起半个天空,花香四散,静静缭绕塔尖之上。
棠梨树是蔷薇科梨属,中文名木梨。果实在深秋熟透了味道酸甜,是村里小伙伴的零食。因此棠梨也被昵称为甘棠。我们徒步穿越太行山,常见到野生棠梨树,浅棕色小果有楝子那么大,摘了放嘴里尝尝,怀旧小滋味。
时值春暖,棠梨一树繁花(如图)的模样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彻底惊到了我!花小,量大,老干新枝皆开出繁密花朵,花瓣洁白,花心精致,是梨花的微缩版,香味也相近。有风时轻摇柔枝,无风时自然垂立。
棠梨是有历史地位的树,是受人尊敬的树。在诗经《国风·召南·甘棠》中这样描述棠梨:“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召伯,指召公,周朝初年一位德高望重的重臣,为建立西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巡行南方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后来人们感念他的好,连他工作、休息地的棠梨树也视作宝贝,编成诗歌来追忆。并由此引申出“甘棠遗爱”这个成语,用以表达对贤官廉吏的爱戴或怀念。
棠梨树常在古官署或墓园中栽种,根、叶、果实均可入药,也是上好的砧木。棠梨木质细腻坚韧,适宜雕刻印章和制作高档家什,物料珍贵。现浙江瑞安一带仍在沿用活字印刷术修订族谱,这一个个活字必须使用棠梨木来雕刻。棠梨天性温软坚毅,寿命绵长,繁花皎如云间月,可承载并传递人间亘古不变的骨肉情思。我国很多地方保留着在坟茔栽种棠梨树的传统习俗。“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这是白居易的清明惆怅。
一棵老树,枝叶深藏生命密码,值得我们仰望或倾听。一位写诗的长者曾说过一句话:“进了庙门不磕头,见了老树必下跪。”敬天,敬地,敬畏自然。老母亲也常对我说,人活着,总要信点啥。也许这就是信仰吧,就像阳光,是种子的信仰。
卫辉城郊乡司湾村,土地庙边上有棵棠梨树,或者说,小庙傍依着这棵枝繁叶茂的老棠梨。棠梨树扛过数百年风霜,见证人间各种苦难,却没能躲过洪灾,淹死了。寂灭之前,冬天开出几朵花来。它是拼尽全力的回光返照,是一个告别。我一直说去看看它,一直没去,终成憾事。
“乡村春色无人管,开尽棠梨几树花。”杨柳漫天飞絮,棠梨开花落花,牧野大地古朴而安详。我把手里的矿泉水倒给棠梨,走出院门天色将晚,回头望望,古塔正被夕照染上暖黄的光。而棠梨花的白,若点点星光落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