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打工者的故事,为打工者喝彩!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姬国庆

  本报从昨日起开设“打工者的故事”栏目,旨在向读者分享一些属于打工者自己的故事和梦想,激励打工者一族砥砺前行,收获满满。

  本报开设“打工者的故事”栏目,就是为每一名打工者提供一个“讲台”,充分挖掘打工者的故事,记录打工者的生活和工作,分享打工者的故事和梦想,助力打工者的生活更精彩、更出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很多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打工开创未来,努力成就梦想。时代给了打工者机遇,打工者紧紧抓住了机遇,以辛勤付出的方式成就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昨日,本报“打工者的故事”,讲述了来自原阳县的李小栓的故事,他现在在一家汽车美容店上班,底薪加提成,一个月能拿5000多元。

  说句实话,在咱新乡,李小栓作为芸芸打工者中的一员,一个月能拿5000多元,这样的收入“挺高的”,他肯定能早日圆梦。

  其实,还有很多像李小栓这样的打工者,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靠着辛勤的劳动,一步步地奋斗,朝着梦想前进,用努力和汗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打工者可以是李小栓这样的汽车美容店员工,也可以是工地搬砖工人、快递小哥、饭店服务员、超市服务员......亦或者通过奋斗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工厂的领导、创业成功的老板......

  这些打工者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整日忙忙碌碌、踏踏实实,他们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甚至没有假期也无所谓。他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敬佩。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打工者的奉献和努力。我们的城市之所以五彩缤纷,正是有了许多打工者的付出和努力。

  确实如此,打工者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他们为自己打拼的同时,也在为城市的发展增砖添瓦、增光添彩。

  每一名打工者,他们的经历都是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想问打工者的是,您有什么难忘经历?有哪些特别感受?有没有喜悦和希望与大家分享?

  本报开设“打工者的故事”栏目就是以打工者为报道对象,关注打工者的命运,记录打工者的经历,讲述打工者的故事,分享打工者的心得。

  您的故事,共同分享。本报“打工者的故事”已经开讲,如果您是一名打工者,且你的记忆里又有难忘的打工故事,记忆犹新,历久难忘,不妨告诉我们,本报记者将用带温度的文字,以独家的视角还原您的打工经历,让您的打工故事精彩呈现。

  让我们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打工者的故事,向打工者致敬,为打工者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