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学生用AI做文科作业

一些老师态度宽容:“技术既然已经来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导”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AI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可能和挑战,对教育领域来说更是如此。当人们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利与弊时,“AI+作业”已提前一步进入了中学课堂,一些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中学生已经无缝连接到了“AI+”。

■现象 中学生用上AI“作业帮手”

  曾经,许多中小学生遇到难题就打开手机摄像头“拍照出答案”,但一到考试就“露馅”。然而,搜题用的“摄像头”如今被限制了,AI平台的“聊天框”却开始逐渐向学生的作业本“渗透”。受访的不少高中生表示,只要会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简单好用的AI“作业帮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前学生会在完成理科作业时使用“拍照搜题”,AI与作业相遇后,很多学生似乎找到了“秒出”文科作业答案的神器。

  一些同学向记者透露,文科作业的答案一部分是对固定知识点的“默写”,一部分则是建立在大量材料基础上的分析和思考,而AI在这方面能提供大量文本参考。

■声音 AI终究只是工具

不过在与AI多次互动后,不少学生也意识到AI对自己学习的实际帮助不尽如人意。

  北京一所中学的学生吴晓觉得,借助AI虽然可以为写作文提供思路,但比起搜题软件,AI在具体题目上生成的回答有时候很“冗长僵硬”,一般都需要进一步修改,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知识点。

  来自河南省的高二学生王珊坦白,自己有段时间“过度依赖AI,缺少了独立思考”。她说:“AI写出来的作文其实很明显,有些内容过于空洞,有些辞藻又过于华丽,完全不是我们这个水平能写出来的。”

  关于未来希望AI能如何更好帮助自己学习,吴晓觉得目前AI生成的答案大多是“堆砌出来的知识点”,无法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有时候我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的过程,但这点肯定还是向真正的老师学习更直接”。

  与社会上的焦虑不同,一些教师对学生使用AI持更为宽容的态度。

  北京市某中学语文教师李彬坦言,自己并不会过度担忧学生使用AI,“这种技术既然已经来了,那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导”。李彬告诉记者,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老师眼里一清二楚:“AI确实能帮助学生完成很多东西,但是最终靠的必须是自己,我也会告诉孩子们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