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孟鹏
都市生活“摆渡人”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者 张世彬
他们是城市的“骑手”,穿梭于大街小巷,无惧雨打风吹,敲开一扇门,送去便捷与温暖。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外卖小哥,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
那么,真实的外卖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4月16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外卖小哥孟鹏,了解他风驰电掣般的日常。
孟鹏,今年23岁,是平原示范区原武镇人,在市里送外卖已有3个年头。因为是上午9时30分,外卖单并不多,孟鹏在固定的区域等单,他说送餐时间从送餐员接单就开始计算了,接单后,就得快速赶到取餐地点,有的是对外餐馆,有的是专做外卖的小餐馆。
“外卖生意最好的两个阶段是夏天中午和冬天中午,一个是天特别热,一个是天特别冷,人们都懒得出门,顺便叫个外卖,这段时间生意最好。”孟鹏说,10时30分,是他们外卖员正式开启跑单狂奔模式,每天中午别人吃饭的时间,也是他们争分夺秒最忙碌的时刻。之前没进入外卖这个行业的时候,争分夺秒对孟鹏来说只是一个成语,而现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感受。
从10时30分到14时30分,虽然是最忙碌的时段,但也是孟鹏挣钱最多的时候。通常,这几个小时他可以赚到这一天总收入的一半。晚高峰一般是在17时到20时之间,22时之后还有一波送单的小高潮。
孟鹏说:“一般情况下在晚上12时前收工回到家。我的收入是靠一单一单累积起来的,一天要跑十几个小时,留给我休息的时间极其有限,送外卖也是一个体力活。”
当外卖小哥这么久,孟鹏说他遇到的好心人有很多。但是,偶尔也有不太和谐的一幕,有时候商家出餐慢了,晚了1分钟,客户就因为超时退单。差评的、投诉的,他也都遇到过,不过沮丧之后,都一笑了之。
采访中,孟鹏给记者说了一件至今令他难忘的事,“去年8月的一天,我接了一个单子,来到客户家门口的时候,客户大哥已经在门口等我了,他拿了一瓶冰镇饮料递给我说,大热天的,你辛苦了。猛然间,我觉得太阳不再火辣辣的热,激动的泪水差点夺眶而出。非常感谢这位家住大学源小区的大哥,他的一句话坚定了我继续当外卖小哥的决心。”
采访结束时,孟鹏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