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开香风暖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芭蕉雨声(新乡市)
春天那些好看的花,嫩粉、娇黄、水红、月白,竞相绽放,一晃都不见了。清明谷雨之间,暮春三月,紫藤(如图)开了。
微雨淡花,淡淡的紫色云烟。楼下水边的这两棵紫藤,晴天我来看过,难得春雨体贴一回,细细茸茸润心头,得走进雨地里去,先想到的就是这片紫藤。
周边树高,遮蔽了直射阳光,它只能将苍老的主干拧成麻花朝水面歪斜。藤蔓袅娜,也随着主干牵延而上,在高树上结满串串花序,朵儿珠玉饱满,盈润可爱。
喜欢雨天,越下雨越往外跑,有花没花都这样。雨中的枝叶新鲜,天然提高了对比度。空气饱含水分,混合着湿泥与青草气息。总之,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天日。雨声加深了周遭的宁静,独行,却分明是热闹的。
一只黑影掠过花枝,是百舌儿,中文名乌鸫,一冬不吭气儿,开春张口便清丽嘹亮,能模仿多种鸟鸣,惟妙惟肖,百舌儿昵称由此而来。春天是恋爱的季节,雄鸟使出浑身解数,只为知己者唱出悦耳的歌。清晨第一声鸣啭也是它发出的,有司晨报晓意味。我总是在它反复提醒下早早起床,不敢懒惰。
紫藤是豆科,也叫藤萝,为我国原生品种,栽培历史有1000多年了,常在寺庙和庭院种植。古人养它、赏它、画它,诗词歌赋颂赞它,留下许多艺术珍品。清代一幅《藤花山雀图》现在日本某藏馆,藤花盘绕在高大的榆树上,榆叶青枝垂坠粉蓝浅紫的花串,优雅、高贵,沉静典雅。
李白夸紫藤花的香,“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明代一位江南文人记录百舌鸟与紫藤花在一起:“绿树千章啼百舌,香风吹尽紫藤花。”紫藤盛放时花香漫溢,大老远都能闻见,我凑近一朵认真辨味,不太熟悉的香,隐隐有槐花的清甜,很让人放松的木质香气。有人摘下当菜吃,尝鲜,意在咬春。北京的藤萝饼很有名气。藤萝二字,颇古朴,旧课文读过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对紫藤萝的好奇心由此扎下。
古人爱画紫藤,绘在浅绛瓷瓶上,紫藤春燕,紫藤绶带鸟,紫藤的粉紫色在细瓷釉面上莹透鲜活,仿佛有香有响,很能润人。
还有一种美国紫藤,串大朵肥,装饰园地效果显著,花色也有些浓重。我更喜欢传统的紫藤,紫得不深不浅,不偏红,也不偏蓝,正正好,凡事难得一个适中。
紫藤生性倔强,努力向上的长势犹如蛟龙出没于波涛间。而它结出的花串偏偏是迷蒙的紫,成嘟噜悬挂枝头,飞瀑流霞,惹人惊叹。徘徊流连于帘儿底下,自己也仿佛置身幻境,心都是轻的。
花是心意,心意圆满才能开出一朵好花。雨中拍摄紫藤,身旁缺少一个举伞的人。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白居易惆怅留不住的春光,其实很多比春光还要宝贝的东西,我们又能留得住多少?留住多久呢?
紫色是浪漫的,紫色也是忧伤的。我在雨中湿了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