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养兔子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赵长春(新乡市)

  我养过兔子。这一兴趣,缘于邻家养兔。

  邻家,是很专业的养兔专业户。男主人是木匠,走南闯北见识广。几个姑娘待嫁,农忙之余有闲。他家后院有片空地。于是,姑娘们依着围墙做兔笼,很精巧,上下数排,笼笼有兔。雄雌分开,大小分开,养了不少的兔子。40来天一窝崽,3个月剪一次兔毛,都可以卖钱,是个可观的收入。那几个姑娘高挑、粉脸,夺人眼目,也许与这有关吧。

  最喜欢的是阳光下,看邻家的姑娘剪兔毛。兔子听话,俯身、贴耳,卧在姑娘家的脚旁、手下,彷佛在享受。姑娘们的小剪刀,贴着粉红的皮肤,从臀部起剪,沿着脊背上去,分到头部。然后,左右分绺,一层一层剪下去,雪白的兔毛,一撮又一撮,码放在纸盒里。纸盒,就是从诊所取回的针剂盒。码好一盒,合严盖子......然后到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去卖。

  这个时候,我特别喜欢去看。看雪白的兔子,亮红的眼球。微风拂过,她们坐在树下,枝叶婆娑。于是,我也想养。托辞是卖兔毛......终于,父母给我领回来一对兔子,长毛的。邻里,不能论价卖,但是一定要给人家撇钱,哪怕一分钱。印象中,撇给人家五毛钱。安哥拉品种兔,集市上,至少得三块钱一对。

  我就有了养兔子的童年时光。兔子乖顺。吃青。菜叶、树叶、青草、干草,都吃。豁子嘴,递送着青枝绿叶,咯吱咯吱。眼瞅着,一条长长的红薯藤进肚。兔子聪明,认人。放学回家的我,没有到笼口,它们就立起身子,扒着笼木,看我,彷佛敬礼,期待着我书包里的草。

  兔子生育快,俗语说是一月一窝。后来,我才知道,40天左右,就可以出一窝,六七只。《尔雅》有记:“兔子曰娩。”就是说,娩,表达生育的这个字,以兔子强大的生育能力来象征。很快,母兔肚腹鼓凸。很快,院内大榆树下的一个土坑里,探出一只兔头。很快,院子里,屋里,包括支撑案板的土台下面,也有一窝兔子。

  母性天然。要生育的母兔,先做窝,就咬下肚子上的绒毛,铺垫到土窝深处,白白的,软软的。粉色的小兔子们不睁眼,偎成一团,吸奶......很快,就四处蹦跶了。

  兔子真好。我觉得与羊一样温顺,吃草。由“羊”组出来一些美字、好词,很吉祥。兔字,引申了“逸”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善逃”,就有了逃逸、奔逸、游逸、安逸、隐逸等意思。兔子遇到危险,就是跑。当年割麦,一块块麦子被收割,兔子的藏匿之地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于是,人们就开始撵兔子。兔子只有跑,跑到吐血!有的兔子跑得快,跳得高,就消失在远处的地平线。

  比较这些野兔的命运,我养的兔子又有些冤了,它们被关在窝笼里,就是“冤”。可是,不这样,真的没有办法,天上的老鹰,地上的狗,还有一些贪吃的人,都会瞄上我的兔子。

  我养了大约两年兔子。离家上中学了,兔子就自生自灭了,大部分都送人了,送给邻家的最多。有个周末,我回家,进了邻家的院子,在后院栅栏门口,望那些兔子,更雪白了,也不知道哪只曾经是我家的。兔子们也望我,隔着木制的笼格子,搓动着嘴和前爪。忽然间,一切都寂静下来。这种寂静中,我感觉后面有人。果然,邻家最小的姑娘,比我大一岁,个子却高我很多,站在我后面,掂着一袋子草。看我,笑着。

  我一笑,跑了。她家丢过兔子,还有剪好的兔毛。一盒好的兔毛,值七八块,好像丢了十几盒子。虽然不是我干的,但在她面前,我总是心虚,说不出原因。我不会剪兔毛,她教过我。面对面,那个短暂的过程,我脸红,手心出汗......多年以后,出嫁的她回娘家,再见,我才心安一些。

  对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真的。如同其他民谚、俗语,自有道理,值得琢磨,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