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回家中国电科22所科技守护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刘志松通讯员黄琳)6月25日,嫦娥六号“回家”,带回了格外珍贵的“土特产”。
这是人类首次在月背采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22所)以电波科技护航这举世瞩目的“蟾宫挖宝”之旅。
在嫦娥六号探月任务过程中,中国电科22所自主研制的大气参数测量设备承担了精确测定轨道的折射误差修正工作。
折射误差修正设备是确保探测器跟踪精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是在月亮与地球之间为测控雷达搭建起精准无误的保障网,确保跟踪、遥测等一系列雷达测量顺利进行。
大气参数测量设备,是为满足深空测控干涉测量系统的电波传播误差修正需求而设计研制的,为嫦娥六号的轨道信息提供了精确的定位支持。面对一系列的难题,科研团队攻克了包括高精度被动接收和自定标算法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有效加速提升空天环境新域新质作战能力生成。
嫦娥六号返回器的“着陆回收”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月球样本能否安全来到地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电科22所自主研发了精准定位、确保“舱落机临”的系列“千里眼”设备。
此次任务中,团队共提供了20多套搜索定向设备,包括车载、机载定向仪和前舱搜索引导系统等多种型号设备,分别装备于搜索直升机和地面车辆上,构建了天地协同、网格化、智能化的搜索网络,具备了对返回器从出“黑障”到着陆全过程的跟踪定位能力。
团队在20余年载人航天搜救回收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次任务着陆返回器的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进,设备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系列搜索设备第一时间锁定着陆返回器的准确位置,为回收月球样本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