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话养生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薛宏新(新乡市)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小暑节气,由于炎热,蟋蟀都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农民可忙可闲。“暑”,上下都是日,中间是土。古人造字很有趣味。“煮”字者下水蒸。“暑”字者上日烤,都表示蒸熏般的炎热。民间就有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时节,也就入伏了。所谓“伏”,就是潜伏,隐藏之意,叫人尽量减少在高温下的活动。

  到了小暑节气,绿豆汤就是必备之品。夏日的清晨里,熬上一锅绿豆汤,待它凉了,盛在一个盆里,放进冰箱,下班回来喝上一口,清凉解暑。一到炎热的天气,就会想起小时候用扇子乘凉的时光。麦场、苇席、扇子、蛐蛐,这些陈年旧事,就会一一浮现在脑际。也会想起儿时的玩伴,那些要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人,有的失去了音讯,有的在生活的沧海桑田下,早就变了模样。

  就算是热浪袭人,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田地里的西瓜甜瓜熟了,红瓤的西瓜,香甜的甜瓜,让生活多了一些甜甜的滋味儿。

  面对燥热的天,心静自然凉,心是主导万物之源,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感悟到什么样的生活。静心并非只有在僻静之地,所到之处皆可静心。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进入小暑节气也就进入了雨季。“小暑之时,雨热同季”,烈日与热风开始成为主宰,在地面上掀起酷热,有时空中还有闷雷滚过,随后常常是暴雨倾盆。农谚就有“伏天里的雨,锅里的米”之说。

  小暑那天下雨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相传“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囚禁在一个遥远的小岛上,失去了自由。唯有小暑当天,龙王才恩准其回家探母。到了小暑那天,“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故夏季养生要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喜为心之志,平心静气,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更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其实,世上之事,都需要淡然处之,惟有淡然,才会淡定。

  幼时,常听粪蛋爷讲,未长成的瓜果,不得用手指着它,不然果子就长不大了,更不能去触摸。现在想来,应该是祖先们对果实的怜爱与对大自然的敬畏吧!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顾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可以健康。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应该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每天运动要掌握好度,而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俗话说“热在三伏”,因此在饮食上应该注意清热祛暑,可以多食西瓜、丝瓜、黄瓜等蔬菜水果。

  散步和健步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只是这时节运动强度不应该过大,也可以选择游泳、瑜伽、旅游等。无论选择怎样的运动方式,都应该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容易烦躁不安,所以要注意保持“心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态平和,精神饱满,做到“心气平和,自然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