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盐厂村:

村民试种秋葵成功 种出致富好“钱”景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秋葵长势喜人

  本报讯 (记者申长明通讯员杨欢王燕)眼下,正值秋葵的收获季,延津县塔铺街道盐厂村的秋葵迎来了大丰收。8月4日,记者在该村种植户邵正红的秋葵地里看到,淡黄色的秋葵花开满田地,一根根秋葵长势喜人,邵正红带领着工人穿梭其间,将一个个嫩绿的秋葵剪下,装入筐中。

  据了解,秋葵,别名羊角豆、毛茄,是南方的家常菜,有“植物黄金”的美称,在我市还是一种“稀罕物”。它外形长得颇似尖椒,切开内里有粘液,味道香甜、肉质柔软,口味独特,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因其营养价值高,市场销售前景广阔。一次偶然的机会,邵正红了解到秋葵这种农作物经济效益高,收获期长,心里便萌发了种植秋葵的想法。为了让这种“稀罕物”能走上更多普通百姓的餐桌,他特地到山东引进秋葵种子,学习秋葵种植技术,并向相关专家“取经”。

  今年3月,邵正红开始试种。由于秋葵种植简单、易于管理,邵正红第一次试种秋葵就非常成功。他说,自己种了三亩多秋葵,一亩地能有六七千元收入。

  “秋葵都是当天采摘,当天发货。”邵正红告诉记者,秋葵采摘时间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要采摘,当天不采的话,第二天果实就容易老,每天新鲜采摘的秋葵,再经过分拣、称重后,被送入冷库进行包装,发往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秋葵收获期每天需要大量人工进行采摘,也为附近的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采摘工人姚凤英说,她每天早晨来采秋葵,5点来采,到9点多就可以结束当天的工作,离家近,一天能挣百十块钱,活儿也不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邵正红尝到秋葵种植效益好的甜头后,不忘父老乡亲。他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带领周边的村民一起种植秋葵,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共享增收致富好“钱”景,同时,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