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草成金”让秸秆变“金秆”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 崔敬)10月9日,记者了解到,封丘县黄河滩区的近40万亩玉米迎来丰收,当地通过玉米“双收”模式,实现了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近日,黄河滩区种粮大户刘培亮承包的1000多亩玉米迎来收获季。收割机、秸秆运输车在田间来回穿梭(如图),玉米植株转眼间就完成了摘棒、剥皮、秸秆离田等工序。和往年收割方式不同的是,今年刘培亮采用了“双收”模式。
所谓“双收”模式是两个步骤同时进行。第一步将玉米皮剥离后收入仓中;第二步把秸秆粉碎加工成饲料。“咱把饲料直接卖给牛羊养殖场。每亩净利润可增收100多元。”刘培亮介绍。
玉米“双收”是封丘县今年推广的一项秋收新模式。玉米秸秆粉碎成饲料,不仅可以增加种植户的收入,秸秆离田还可以增加土壤密度,减少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据了解,封丘县今年绝大部分采用玉米“双收”或者秸秆离田模式,全县秸秆资源储量可达1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