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安全畅通交通环境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张延)1月16日上午,我市召开“实事惠民生·干出‘新’精彩”2024年新乡市重点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提档升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专场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先后对该项民生实事开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我市农村地区交通环境复杂,道路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众多,事故频发。数据显示,2021—2023年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的2.4倍,农村交通安全成为制约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基于此,市委、市政府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纳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
为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全警动员。在机制建设方面,市公安局经实地调研,将隐患治理工程提档升级,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市道交委召集多部门集中交办301个路口隐患整改任务,治理中联合交通、公路部门通过战果通报、约谈督办等压实责任,治理后开展实地督查与异地互查,确保工作通过验收。
公安交警与交通运输部门密切协作,2024年年初签订协作联动框架协议,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实施方案。交警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对301个平交隐患路口逐一踏勘,提出“一点一策”整治建议,建立联合约谈、执法协作、信息共享的联排联治模式,开展“三个一批”治理行动。
宣传教育方式也不断创新,采用“大水漫灌+精准滴灌+敲门行动”的宣传方式,开展120场“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利用交警文艺轻骑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交通理念。
治理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和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但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2023年均下降20%以上,31处曾发生亡人事故的路口治理后未再发生亡人事故。此外,新乡还加强科技赋能,将事故多发路段载入国家货运平台,对货运车辆“点对点”精准提示,第一批21个隐患路段大货车语音提示已成功上线。
“2025年全市公安机关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纵深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更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张忠文说。
2024年,我市将“提档升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208.89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04%;改造危旧桥梁5座,完成率达100%,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一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秉持服务民生宗旨,坚持“党建引领、项目为王、精细管理、文化润人、守牢底线”的工作思路,交通运输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实施17个交通重大项目,总投资386亿元,完成投资102.6亿元,占省定投资任务的110.2%,连续4年突破百亿。
各领域交通建设多点开花。高速公路方面,安罗、长修等5个项目顺利推进,力争2025年通车,届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645公里。干线公路持续完善路网,多个续建、新开工项目稳步推进,国道230封丘至开封黄河大桥提前半年通车,实现郑开新“1小时交通圈”,国省道管养路面技术状况指数全省排名第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以创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为目标,新改建251公里,超额完成任务,市交通运输局获评全省先进集体。
精品旅游公路创建成果丰硕,推荐的旅游公路中有3条纳入全省特色路项目支持范围,获省级资金支持并入选典型案例。灾后重建工作圆满完成,省、市规划内409个项目全部验收,市交通运输局获省委、省政府表扬。客货邮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整合开通16条线路,净利润提升18%。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吕海玲表示,2025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立足为民办实事,加大对传统交通领域的建设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同时,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交通支撑,不断提升群众的出行幸福感。